???? 老一輩人說,哪個人的靈魂離去了,天上就會落下一顆星。黃儉先生今年春上走了,但我覺得,先生的那顆星是不會墜落的,因為他那澆灌著汗水和睿智的藝術(shù)作品,留在了博物館、美術(shù)館,留在了他熱愛的大地;他那充滿人性光芒的品格,恍如天上的星星,燭照著鴛鴦江畔鐘情于藝術(shù)的人們。
????黃儉先生有遺詩,其句曰:“丹青有恨夢難圓”。
????是的,先生畢生熱愛藝術(shù),在探索和追求的路上,丹青就是他永遠難圓的夢。今天,由梧州市文聯(lián)、梧州日報社、梧州書畫院、梧州市雕塑工作室聯(lián)合舉辦的“黃儉先生藝術(shù)作品回顧展”開幕了。我想,這除了緬懷先生之外,也是為先生圓最后的一個丹青夢吧。
????這個展覽的作品,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雕塑、國畫、書法。
????讀黃儉先生的雕塑,你會被一種強大氣勢、張力和深沉的歷史感所震撼。比如《金田起義戰(zhàn)士》、《金田風暴》大型群雕(廣西博物館藏)、《太平天國戰(zhàn)士像》、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孫中山先生像》、《韋拔群烈士像》(中國革命博物館藏)、《錢興烈士像》……先生以熾熱的情感和寫實的雕塑語言,形象、生動、藝術(shù)地謳歌了中國近代以來,一段又一段悲壯的史實和英雄人物。
????《太平天國戰(zhàn)士像》應(yīng)該是黃儉先生“太平天國運動”雕塑系列中,最有震撼力的作品之一:一位提著梭鏢、系著綁腿的太平天國戰(zhàn)士向我們走過來了,他臉容清癯,目光堅毅。作品無論頭部還是身體的刻畫,都突出了粗拙強悍的形象感受,形體像強光照射下凹凸起伏的山石那樣堅實有力。在衣紋處理上,則簡潔有力,給人物平添了一種滄桑和生動感。在歷史性題材中,《韋拔群烈士像》也是一件很有藝術(shù)感染力的作品。筆者曾在20年前采訪過黃儉先生,先生對我說,這件作品定稿后曾拿給烈士的親友看過,他們都說,“像,真像!”我覺得,這是烈士親友對作品形神兼?zhèn)涞馁澴u!今天,我們重讀這件雕塑,依然被作品的凝重和浩然大氣打動。
????黃儉先生雕刀下的形象有很強的意象性和表現(xiàn)性。先生一直不事夸張、變形,而是努力于寫實造型和現(xiàn)實感受的順向強化,是一種強化越過一定臨界后,對寫實造型的穿透和對現(xiàn)實感受的升躍。我們無論是讀他的前期作品《瑤家少女》(中宣部、高教部全國推薦優(yōu)秀教具),還是后來的《風雨航燈》(入選第四屆全國美展,中國美術(shù)館藏)、《布伯———壯族傳說中的英雄》(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等作品,都能感受到這種鮮明的特征。
????進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后,先生拓寬了題材的范圍和表現(xiàn)技巧,更注重作品的抒情性和詩意性。這類作品中,最突出的莫過于《將進酒》了。那是一件表現(xiàn)李白《將進酒》詩意的浮雕,作品選取了詩中最具特點的意象,如奔流的浪花、“將進酒,杯莫?!钡娘嬔?、牽馬抱裘換美酒的兒郎,以及醉臥酒壇邊的詩人……豪邁的氣勢,昂揚的情調(diào),以及裝飾性的表現(xiàn)手法,使浮雕與詩意互相融合,相得益彰,產(chǎn)生極為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
????中晚年以來,黃儉先生又創(chuàng)作了大量中國畫,這些作品既是性情之作,又體現(xiàn)筆墨詩性的品格,無論是人物、山水、花鳥,都在先生筆下表現(xiàn)為線的曉暢舒展、濃淡有致,墨的含蓄內(nèi)斂、氤氳幻化的美感,且與表現(xiàn)的意象結(jié)合為一,了無痕跡,給人以渾然整一的藝術(shù)享受。
????黃儉先生的山水畫,筆墨純熟秀潤,工致嚴謹,用筆雄健,頗具個人風格。他的《古鎮(zhèn)風光》、《山鄉(xiāng)新橋》、《枯木重生》等作品,均據(jù)早年游賀州的寫生稿所作。前二幅作品,表現(xiàn)了賀州山川郁郁蔥蔥之貌,危巖高聳之勢,石橋臨水之美。畫中,巖石靈活,林木健爽,屋宇有致,顯示了畫家的深厚的寫生功力?!犊菽局厣访枥L的是一棵曾遭雷火摧倒的古榕。老樹倒下了,臥在亂石中。然而它并不屈服,在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中,它又伸出了一個個綠色的臂膀,擁抱漫天的彩霞。畫家勾線遒勁有力,設(shè)色沉著協(xié)調(diào),以直抒胸臆的手法,表現(xiàn)了對原始生命的敬畏和關(guān)懷。
????黃儉先生的花鳥畫多為小品,他不畫奇花異草、珍禽怪獸,畫的往往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雛雞、青蛙、鱖魚、稻谷、芭蕉、青松等等,都畫得曲盡其妙,生意盎然,使人倍感親切可愛和富有生活情趣。
????黃儉先生才情絢麗,在書法領(lǐng)域,亦獨具風貌。先生擅篆書,我們讀他的《曹孟德詩?龜雖壽》,用筆凝重奇肆,結(jié)字率意自然,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則神氣一貫。其落款為行草,置于正文之下,筆畫恣肆,與端莊的正文形成強烈對比,使作品具有一股視覺沖擊力;先生的隸書脫胎于漢碑,然而,在結(jié)體時,字形偏方,有時還略長,帶有明顯的個人審美情趣。他的《徐錫麟詩?出塞》、《高旭詩抄》,線條圓轉(zhuǎn)舒暢,秀潤逸致,對用筆的空靈與自由、線條的內(nèi)在意蘊與節(jié)奏有可喜的追求;行草書是黃儉先生最為出彩的書體。先生的書風豪縱奔放,線條圓轉(zhuǎn)流暢,逸勢奇狀。他的《朱德詩?悼左權(quán)》、《陳毅詩?梅嶺三章之三》、《鄧拓詩?狼牙山五壯士》等作品,多用中鋒,落墨時,擅變善化,不但筆力遒婉,而且墨氣淋漓,給人流通照應(yīng)、濃纖間出之感。
????讀著黃儉先生鮮活的作品,覺得先生還在,他就像一顆星,一顆永遠懸在鴛鴦江畔上空的星,燭照和鞭策著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