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潘紹珊 嚴任新 “石川村到了?!闭f這句話的時候,蒼梧縣沙頭鎮(zhèn)扶貧干部黎錦仙笑言有“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感覺。 石川村位于沙頭鎮(zhèn)最北郊,距離鎮(zhèn)區(qū)約35公里,是深度貧困村。沒有路,是制約村子發(fā)展的緊要難題。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打響以來,村子內(nèi)外的路網(wǎng)一段段貫通、一條條串聯(lián),近三年來村組道路水泥硬化約6139米,村民出行難問題徹底解決。 4月下旬,記者來到這個村采訪時發(fā)現(xiàn),路通了,村民發(fā)展的思路也打通了。 用腳趟出一條路 一進入石川村界,一路蜿蜒崎嶇,手機信號時隱時現(xiàn)?!芭R崖路段,注意安全”的標示牌,警醒著人們小心駕駛。 路真的險。約3米寬的小路沿山間開鑿,一彎疊著一彎向前延展。路的一邊是石頭山,另一邊是陡峭懸崖,一彎碧綠的河水在崖底流淌。這是一條羊腸小道,卻架起了石川村發(fā)展的希望之路。 “我們太盼有路了。”村黨支部書記潘振煥說。潘振煥今年60歲,是土生土長的石川村人。他布滿皺紋的眉眼里,折疊著村子艱難的發(fā)展歲月。村子轄17個村民小組、317戶,總?cè)丝?294人。全村林地面積24840畝,耕地面積卻只有354畝,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4畝。2015年,村子核準建檔立卡貧困戶91戶、433人,全村貧困發(fā)生率超33%。近40年來,村子人口自然增長不超百人。 山深路遙。石川村人說,路不通,一輩子都得吃苦吃虧。 杉木種植是石川村的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上世紀80年代,杉木要往外運,只能走水路。村民把木頭捆扎成小木筏,待小木筏順水漂流到鎮(zhèn)區(qū),再拉扯上岸售賣。要是天公不作美,一旦遇到大雨,水流加急、河床上漲,木頭被沖散,村民七八年的勞動成果便付諸東流。 沒有路,倔強的石川村人也嘗試過用腳趟出來。2018年摘掉貧困戶帽子的潘興鵬今年56歲,年輕時,他為了種好自家?guī)追炙?,步行到?zhèn)區(qū)買農(nóng)資,一來一回要花費兩天?!盀榱斯?jié)省時間,我扛著上百斤的化肥,翻過鄰村一座大山走回家。”他說。 “現(xiàn)在走不動了,但也不用走咯!”潘興鵬笑著說,黝黑的臉龐如花兒般綻放。早年,潘興鵬在駐村工作隊幫助下,養(yǎng)了首批、300羽雞苗,直供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qū)(梧州)管委會飯?zhí)谩dN路不愁了,一批雞的毛利近6000元。 現(xiàn)在,潘興鵬買了一輛摩托車,騎摩托車到鎮(zhèn)區(qū)買飼料,來回不到一個半小時。 滿腦是增收好路子 近來,石川村樟木口組一條400多米長的村組道路又修好了。小路沿著小山包盤旋而上,小山包上的數(shù)十戶人家此后出行便有了坦途。這一段路,從立項到建成不過兩個月。 兩個月修好一條路,是村民做夢都不敢想的美事,只因村子的修路往事太艱苦了。 村委會主任陳國杰記得,2008年,總投資約330萬元、長約10公里的進村道路啟動建設。但是由于施工條件差、建設成本高,從基礎路粗通,到搗制水泥路,花了近七年。期間,村民和施工隊伍一起運石扛沙,橫下一條心要把道路修起來。 七年修一條路,石川村人說,時間花得太值了!因為,七年換來的是新未來。 大伙沒料到,路可以修得更快更好!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以來,石川村路橋建設提速推進:2016年,1580米村組道路硬化;2017年,1099米村組道路硬化;2018年,3460米村組道路硬化,并建成一座橋梁。 “黨和國家的政策好!哪戶群眾出行難,準能把路修到大伙家?!标悋苷f。而今,村子“有路通村屯”達標率100%?!拔曳N了近3000棵杉樹,培育有7畝軟枝油茶,還想著發(fā)展林下養(yǎng)殖。”村民程廣慶說,“路有了,就不怕產(chǎn)品運不出去。”程廣慶去年實現(xiàn)了脫貧摘帽,滿腦子都是增收奔小康的好法子。 像程廣慶這樣干勁十足的村民,石川村是越來越多。大家看到村子林地充足的優(yōu)勢,培育起約300畝的杉樹、桉樹、松樹、竹筍、山地稻谷、砂糖橘等,以及軟枝油茶約450畝,產(chǎn)業(yè)呈規(guī)?;l(fā)展態(tài)勢。去年,全村集體經(jīng)濟收入超6萬元。村子貧困發(fā)生率目前已下降至0.62%。 采訪結(jié)束,記者離開石川村時,回望進村道路,看到道路盡管曲折,但始終向前。不禁想起村民說的話:堅持往前走,目標定能到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