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梧州人,有哪些食物讓你引以為傲?不用說,你心中一定有“紙包雞”這個菜名吧。1983年,人民大會堂舉辦全國烹飪美食大賽,梧州大廚陳北水先生應(yīng)邀參賽,就是這一戰(zhàn),讓“紙包雞”驚艷四座、名揚(yáng)中華,贏得了“中國一絕”的美譽(yù)!

陳北水正在切菜。(粵北餐館提供) 1991年,陳北水的粵北餐館開業(yè),專注于出品梧州特色菜。如今,陳北水的兒子阿賢接掌餐館重任20多年了。 一直以父親為榜樣的他說:“現(xiàn)在很多店家都是注重創(chuàng)新,跟著大流,這當(dāng)然不能說錯,但在我的觀念里,盡最大的努力,不讓梧州的傳統(tǒng)菜式失傳,是我的使命之一。堅持傳統(tǒng)為主,創(chuàng)新為輔,讓更多食客品味舊時情懷的同時,也能嘗試到新的味道,這就是我們粵北餐館探索的方向?!?/p> 
陳北水的兒子阿賢 這次食俠哥帶著試吃團(tuán)來到這家梧州傳統(tǒng)老店,阿賢為我們精心布置了一桌好菜,各種滋味此起彼伏,讓試吃團(tuán)們流連忘返。 
試吃團(tuán)大飽口福 其中,大家對枸杞根豆腐燉筒骨、炭燒豬面肉、蔥油燒鯇魚一致好評。 
枸杞根豆腐燉筒骨 “凹凸哥”:用中藥枸杞根燉湯,清甜回甘,潤肺降火,老豆腐吸飽了湯汁很入味,比家里煲的湯好太多倍了,這個我喜歡。 
炭燒豬面肉 KAKA:可以看出用料非常好,瘦肉紋理分明,外圍包裹一圈有勁道的脂肪,爽口不膩。 
蔥油燒鯇魚 “指尖”:蔥油魚賣相好,一上桌就感覺像一條活魚在綠色水中游。吃起來皮薄脆,肉嫩滑,無腥味,蔥汁清香更突出魚肉的鮮甜。 但對于其余的菜式,大家褒貶不一,各抒己見。 
百花釀竹笙 “魚魚”:特別推薦百花釀竹笙,剛上桌時猜不出是什么菜式,經(jīng)過老板的介紹才知道是在竹笙里釀了豬肉和魚肉,口感清新爽口。 “指尖”:竹笙的鮮味不夠突出,肉餡口感不夠彈牙爽口,如果能換成魚肉+蝦仁,也許會更好。 
番茄鮮鮑盅 “紅櫻桃”:茄汁鮑魚,甜酸味合適,不過鮑魚配甜酸汁不能突出原有味道。 “喵嗚”:理應(yīng)酸甜可口,但酸味已經(jīng)蓋過甜味,個人感覺可適當(dāng)調(diào)整,搭配的芹菜口感清脆,能起到點(diǎn)綴作用。 
荔茸香芋鴨 “喵嗚”:我第一次吃,芋頭香糯,表皮酥脆,雖然鴨肉有一絲肥膩,但蘸著煉奶一起吃,愈加香滑。推薦。 “魚魚”:鴨肉伴著香糯的荔浦芋頭,油炸過后,表面是酥酥的,夾一塊起來點(diǎn)上煉奶,哇,香滑酥脆,鴨肉沒有任何的膻味,與芋頭泥加在一起非常和諧。蘸煉奶會稍有甜膩感,但這種口感很特別,我很喜歡。 KAKA:香芋鴨的層次比較豐富,香芋軟糯,燒鴨甘香,薄薄一片不奪走香芋味,糯、軟、脆,各種口感很好地融合了在一起。按我個人喜好,搭配咸汁或者酸梅醬會更好。 老板阿賢:香芋鴨現(xiàn)在在梧州比較少能吃到,它的制作工序繁瑣,很考驗廚師的技術(shù),而蘸煉奶是比較傳統(tǒng)的一種吃法,當(dāng)然,根據(jù)個人口味改變一下吃法也值得一試。 
芥末豬肚 “紅櫻桃”:這道菜就只有咸味,芥末很嗆,卻沒有香味,可能是熱菜加芥末的緣故吧,感覺怪怪的。 “喵嗚”:除了偏咸這個問題以外,芥末的味道并沒有與芹菜豬肚的味道融為一體。真正的融合后會凸顯芥末獨(dú)特的香味,就會唇齒留香?,F(xiàn)在不知是芥末問題還是兩者根本不配的問題。 老板阿賢:炒熱菜加芥末其實很常見的,特別是這個搭配,不會因為熱菜就突出不了芥末的香味,也有可能是食客習(xí)慣了吃刺身加芥末這種冷菜吃法所以不習(xí)慣吧。 
梧州紙包雞 “凹凸哥”:我覺得偏咸,沒有突顯紙包雞應(yīng)有的香味。 “喵嗚”:食材新鮮,巧妙搭配青菜來吸飽湯汁,第一口咬下去覺得雞肉嫩口,但醬汁調(diào)配稍微有點(diǎn)咸。 老板阿賢:咸與淡之間的平衡一直是個難題,就好似飲酒,有人鐘意濃香型,有人鐘意清香型,但每一種都有特色。食客提出的問題我們一定會重視,并根據(jù)食客的口味和意見去不斷完善。 
地址:萬秀區(qū)北環(huán)路21號(舊北山飯店對面) 文字:食俠 圖片:食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