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磊: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張?zhí)O: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 摘要:本文在充分肯定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評價其對中國社會發(fā)展巨大貢獻的基礎上,從繼承和弘揚中山精神 高舉振興中華旗幟的視角,將孫中山和辛亥革命放在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大背景下進行客觀深入的評價。為現(xiàn)在和未來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yè)提供借鑒。
????關鍵詞:精神 旗幟 孫中山 辛亥革命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研究,一直是孫中山研究的熱點。一直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充分肯定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評價其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巨大貢獻。(1)國內學術界的傳統(tǒng)觀點亦如此: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孫中山最偉大的貢獻是辛亥革命。(2)但是,近年來受國外一些著作否認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首要地位,貶低孫中山對辛亥革命重大作用觀點的影響,國內一些人對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質疑。主要觀點:武昌起義的時候孫中山仍在海外,沒有親自組織和領導起義,起義的領導者不是孫中山和同盟會;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國民黨蔣介石為政治目的而神化的結果。(3)這對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研究是一種挑戰(zhàn),究竟該如何看待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的關系?如何評價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適逢辛亥百年,筆者僅就此談點粗淺的看法。
????一、革命黨人的精神領袖 中國革命民主派的光輝旗幟
????關于孫中山與辛亥革命關系研究,比較有影響的著述有:陳錫祺的《孫中山和辛亥革命》(《中山大學學報》1979年第4期)、《孫中山為創(chuàng)建共和國二斗爭的偉大功勛》(《中山大學學報》1981年第3期);張磊的《孫中山與辛亥革命》(《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章開沅的《孫中山與同盟會的建立》(《華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1期);等等。基本上一致認為:孫中山和同盟會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績是不容抹殺的,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從中山精神和革命民主派旗幟的視角進行探討,即辛亥革命是受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響的必然結果,孫中山對辛亥革命是精神與旗幟引領的作用。
????第一, 思想啟蒙,革命民主派的旗幟。
????革命前的宣傳、鼓動和武裝起義,使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爆發(fā)。
????辛亥革命是經(jīng)歷了長期的醞釀準備,是中國社會和內外環(huán)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團結、奮斗不斷革命的碩果。20世紀之初的中國,社會矛盾日趨尖銳,“戰(zhàn)爭與革命”迫在眉睫。歷經(jīng)五千年的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業(yè)已走到盡頭,在西方堅船利炮、工業(yè)文明、民主科學的挑戰(zhàn)與沖擊面前已失去了往日的輝煌,需要經(jīng)歷一次革命性的改造,在現(xiàn)代化的道路上實現(xiàn)新生。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仁人志士,洞察世界之大勢,深感中國之積弊,順乎時代之潮流,首開革命之先河。
????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孫中山領導革命民主派與康、梁為代表的?;逝蛇M行了一場思想領域里的大論戰(zhàn)。通過這次論戰(zhàn),傳播了革命思想,揭露了?;逝傻恼婷婺?,啟發(fā)了海內外廣大人民的覺悟,使民主革命的思想深入人心,有力地促進了群眾革命情緒的高漲,為辛亥革命的總爆發(fā)作了思想上、輿論上的準備。有資料記載,論戰(zhàn)后,孫中山和同盟會在群眾中威信越來越高,革命思想在群眾中“一唱百和,如飲狂泉”;反動官僚端方給清政府奏報中驚呼:“逆賊孫文演說,環(huán)聽輒以數(shù)千,革命黨報發(fā)行購閱,數(shù)逾數(shù)萬……入會之人,日以百計”,(4)可謂極一時之盛矣。毛澤東在《紀念孫中山先生》一文中特別指出其值得紀念之處:“他在中國民主革命的準備時期,以鮮明的中國革命民主派立場,同中國改良派作了尖銳的斗爭,他在這一場斗爭中是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保?)
????孫中山作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先進之處在于主張武裝起義,并堅持不懈。從1906年率領會員從日本回國,分赴各省策動起義,到1911年廣州黃花崗起義,幾年時間,多次策動和領導武裝起義。雖然均告失敗,但革命思想?yún)s得到廣泛的傳播和蔓延,極大地促進了革命形勢的高漲,加快了武昌起義的步伐。他曾回憶說,第一次廣州起義失敗以后,“舉國輿論莫不目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謾罵之聲,不絕于耳”;而惠州起義失敗后,“則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較,差若天淵?!保?)
????隨著民主革命思潮的廣泛傳播,改良主張越來越失去民心,革命觀念日益占據(jù)上風,有了廣泛的社會基礎。革命思想的傳播,使國內革命小團體之出現(xiàn)如雨后春筍。在這個基礎上,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誕生。同盟會的廣泛活動積蓄了革命力量,終于在武昌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這些偉大的實踐都放射出革命精神的光芒,反襯出辛亥革命的價值。清楚表明:孫中山在近代中國最早提出了民主革命思想,并在對改良派的尖銳斗爭中,堅決捍衛(wèi)這一思想,顯示了鮮明的中國革命民主派立場,成為“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7)
????第二,思想領導,革命黨人精神領袖。
????革命政黨的領導和革命綱領的指導,是革命勝利的保障。
????辛亥革命作為一次帶有完全意義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資產(chǎn)階級政黨形式來組織領導的革命。這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是孫中山最早倡議,以革命小團體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革命小團體的建立及活動使中國進步的知識分子,從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和義和團運動的被鎮(zhèn)壓中逐步覺醒起來,拋棄改良主義的幻想,走向孫中山的旗幟之下,而且越來越多;海外華僑也不斷聚集在孫中山,孫中山被他們擁戴為公認的領袖。
????辛亥革命的綱領就是同盟會的綱領?!膀尦ヌ敚謴椭腥A,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這是孫中山早在一九O三年提出的民主革命綱領。一九O五年,同盟會成立,全部接受孫中山提出的十六字綱領。在《<民報>發(fā)刊詞》中,孫中山又歸納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三民主義成為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政治綱領,在國內外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武昌起義是湖北革命黨人在孫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綱領和革命理論的指導下,經(jīng)過長期的宣傳、組織而率先發(fā)動的。美國學者薛君度在《黃興與中國革命》中也認為:“孫中山的領導作用,在主義方面,他遺留在世的雄文足可佐證,他創(chuàng)立的三民主義影響深遠”。(8)
????起義爆發(fā)后,各省之所以很快就起來響應,是孫中山多年來奔走呼號,組織發(fā)動的結果。孫中山很多時候是像一個精神領袖一樣存在持續(xù)不斷的武裝起義,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動搖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根基。一幕幕悲壯的革命史劇,提高了革命黨人的威望,擴大了武裝革命的影響。
????第三,建立共和,社會改造。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勝利完成了歷史賦予的應該完成的歷史任務。以后雖有袁世凱復辟、張勛復辟,但誰也沒有成功,真正的從此結束了中國歷史上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這是中國歷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是里程碑式的勝利,這是國內外學術界一致公認的。
????在武昌起義,即辛亥革命高潮時期,孫中山已成為全國公認的領袖,這也是國際進步輿論所承認的事實。武昌起義以后,為了組織中央政府,選舉大總統(tǒng),各省代表從上海到武漢,又由武漢到南京,曾爭論不休,但當孫中山于十二月二十五日回到上海,這個問題的爭論立刻停止。二十九日,以十六票對一票,選舉孫中山為中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tǒng)。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孫中山到南京就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就這樣誕生了。
????但是,長期以來,多數(shù)人認為南京臨時政府及其隨后一段時間,特別是孫中山讓位袁世凱,對于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完全是失敗的經(jīng)歷。這段歷史往往被寫成單純妥協(xié)退讓的歷史,即所謂有共和之名,無共和之實。甚至以此說辛亥革命是失敗的。這種評價是不公正的,既是脫離當時歷史條件苛求于前人的,也不尊重歷史事實。
????經(jīng)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已形成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且不說孫中山作為一個公認的偉大革命家,正是站在正面指導這股時代潮流前進。武昌起義后,他始終滿腔熱情、奮不顧身地為實現(xiàn)多年來的共和國理想、爭取建立革命政權而斗爭。就說立憲派和舊官僚掌握實權的地方,雖然是換湯不換藥,但也必須打出共和的旗號,從政府的招牌、旗幟,到服飾發(fā)型等等都要追隨共和的潮流。南京臨時政府的建立和《臨時約法》的制定,標志著幾千年封建帝制的被推翻,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誕生,這是開天辟地的一件大事,是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
????二、繼承和弘揚中山精神 高舉振興中華的旗幟
????2011年3月,政協(xié)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在報告中提到要“以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為主要內容,舉行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大會”。
????“振興中華”是孫中山1894年11月在《興中會章程》中提出來的。孫中山“振興中華”思想的內涵極為廣泛豐富,既包括通過革命推翻腐敗無能的清王朝,結束阻礙中國社會文明進步,束縛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封建轉制統(tǒng)治,建立民主共和國。又包含振興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科學、文化、教育,使祖國富強、人民幸福等多個方面。也可以說“振興中華”思想貫穿于他革命的一生及其全部宏偉論著之中,是孫中山為之奮斗終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動因和目的。孫中山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至今已有110多年的歷史,但他仍然是我們全國各族人民,包括全世界華僑華人的強烈愿望和奮斗目標,它是我們民族奮起的宣言,也是今天時代的最強音。
????不可否認,辛亥革命爆發(fā)時孫中山仍在海外,沒有親自組織和領導起義。但是,就像馬克思、恩格斯沒有親自領導世界上任何國家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但他們與其思想是一面信仰的旗幟,導引著社會主義國家近百年波瀾壯闊的挺進,紅色狂飆席卷世界,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我們評價孫中山,評價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的關系,要實事求是,神化,甚至奉為神圣的偶像,加以膜拜謳歌,與離開歷史實際和時代條件,貶低乃至忽視、否認其在歷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對中國人民所作的偉大貢獻一樣,都是非科學的;同樣,過分熱心于細枝末節(jié),夸大歷史進程中的一些次要現(xiàn)象,并以此夸大和否定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狹隘的,短視的。若要客觀、深入研究就必須把孫中山和辛亥革命放在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發(fā)掘并光大其思想價值,繼承和弘揚其革命精神,為振興中華、民族復興提供借鑒,以史鑒今才是歷史研究的真正目的,紀念孫中山,紀念辛亥革命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也在于此。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偉大的革命先行者,一生都在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斗。正如魯迅對其革命精神的熱情謳歌:“他是一個全體,永遠的革命者。無論所做的哪一件,全都是革命。無論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終于全都是革命?!保?)愛國思想、革命意志和不斷進步的精神是中山精神的核心。
????孫中山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等思想領域都有重大的理論建樹。他的思想博大精深,領航了中國近代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革命,成為那個時期中國人民為之奮斗的綱領。同時,他的許多思想還具有超越那個時代的意義,成為中華民族永恒的寶貴精神財富,在今天仍能給我們以啟發(fā)和激勵。
????他的革命實踐與他的思想是一種精神,是一面旗幟,引領著“中國進行民族民主革命、走上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道路,成為政治上充滿活力,經(jīng)濟上繁榮發(fā)展,日益對國際社會產(chǎn)生影響、做出貢獻的社會主義強國”。(10)
????綜上所述,對孫中山與辛亥革命關系、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地位和貢獻的評價,乃至對孫中山全部革命活動和思想的評價,都應該如對中國古代之孔子,世界之馬克思。孔子的言行已內化為中國人的行為準則,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馬克思及其思想是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信仰,是指導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旗幟;孫中山的革命實踐及思想則是一種精神,愛國、革命、不斷進取的精神;是一面旗幟,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旗幟,振興中華的大旗。孫中山精神,孫中山這面旗幟,在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進程中,發(fā)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未來中華民族的復興的偉大事業(yè)中還將引導我們團結、奮斗、與時俱進。
????韓大梅(1955、12、19——),歷史學博士,遼寧師范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代史和孫中山研究;民革中央孫中山研究會、辛亥革命研究會常務理事,大連民革市委孫中山研究會、辛亥革命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地址: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qū)蘭園街28號401;
????電話:13942066458、15942867976;
????郵編:116029;
????E-mail:handamei@tom.com
????(1)如毛澤東的《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民主主義論》、《論人民民主專政》、《唯心歷史觀的破產(chǎn)》等著名的文章,特別是建國后所寫的《紀念孫中山先生》一文,其他領導人的著述恕不一一列舉。
????(2)主要成果有:張磊:孫中山與辛亥革命,《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陳錫祺:孫中山和辛亥革命,《中山大學學報》1979年第4期;周鐵農(nóng):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團結》2010年第5期;等等。
????(3)參見李新宇;是誰領導了辛亥革命?《名作欣賞》,2011年第16期。
????(4)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頁。
????(5)毛澤東:《紀念孫中山先生》,《光明日報》, 1956年11月12日。
????(6)孫中山:《建國方略》,《孫中山選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9頁。
????(7)毛澤東:《紀念孫中山先生》,《光明日報》,1956年11月12日。
????(8)[美]薛君度在《黃興與中國革命》史丹福大學出版社,1961年初版,楊慎之翻譯,三聯(lián)出版社1980年版,第189頁。
????(9)魯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國民新報》1926年3月12日。
????(10)周鐵農(nóng):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團結》2010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