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甘沁雨 通訊員 滕瑜)“鈴……”下課鈴聲響起,在市第十七中學,學校創(chuàng)新打造的“15分鐘微運動+30分鐘大課間”體能煥活計劃讓課間的校園瞬間沸騰。這一充滿活力的場景,正是我市開展“五心”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據了解,我市積極開展“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美潤心”“以勞健心”活動,通過搭建豐富多樣的載體,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多彩,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在“以德育心”方面,我市推出大同酒店舊址—中共梧州地委、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梧州烈士陵園等10條特色“紅色研學”精品線路,為學校思政教學搭建現場學習平臺;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和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研究院,以思政課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為載體,繪畫校園教育陣地同心圓。
“以智慧心”助力學生成長。我市印發(fā)《梧州市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2025-2027年)》,實施關鍵素養(yǎng)提升行動,全面提升學生閱讀、科學、數學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構建“政校協(xié)同”科教融合機制,培養(yǎng)青少年科學興趣。
為實現“以體強心”,我市全力推進體教融合,常態(tài)化開展中小學生運動會、體育節(jié)等活動,每年參與人數超30萬人次。從2025年春季學期起,全市義務教育學校課間時長延長至15分鐘,每天開設1節(jié)體育與健康課,安排不少于30分鐘大課間活動,并開展校園足球等特色體育項目,目前全市已創(chuàng)建39所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示范校。
“以美潤心”滋養(yǎng)學生靈魂。我市成立了中小學藝術人才培養(yǎng)中心,形成“小—初—高—大學”貫通式藝術培養(yǎng)鏈條,并與多所高校及教授工作室合作,為藝術人才培養(yǎng)提供支持。同時,每年舉辦中小學生藝術展演、青少年書畫作品展等活動,營造“班班有活動、校校有展演、人人都參加”的良好氛圍。
在“以勞健心”上,我市從2022年秋季學期起將勞動教育課程列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體系,各地各學校形成“一校一品一特色”格局。如錢鑒小學打造校內勞動種植基地,開展豐富的勞動實踐活動。同時,我市還開展家校攜手共育活動,如新興小學開展勞動爭章活動,促進家庭勞動教育氛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