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進程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古村、古鎮(zhèn)、古城正在迅速消失。據了解,近15年來,中國傳統村落銳減了將近92萬個,并正以每天1.6個的速度持續(xù)遞減。
在西安,村落也在漸漸消失。即使仍然存在的,大多也已經難尋古貌了。而在遠離城區(qū)的秦嶺腳下,有一座寫滿歷史并依然保留著古跡的村落。
這里就是——南豆角村。
南豆角村位于西安長安區(qū)子午街道,如今,它算是秦嶺子午峪周邊眾多村落中的一個,不過在舊時,這里是踏上子午古道南下前經過的最后一個村落。它的興衰歷史,與這條秦嶺古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南豆角村的歷史很悠久,根據《長安縣志》記載,秦武公十一年(前687)設立杜縣,該村位于杜縣的邊角,故稱“杜角村”。在陜西方言中“杜”與“豆”同音,所以便有了南豆角、北豆角二村。
70多年前,在西萬高速還沒有開通的時代,南豆角村是踏上子午古道南下前人們在西安的最后一個落腳點。當時的子午古道商旅繁華,依靠便利的地理位置,南豆角村也成了一處繁華的“驛站”,熱鬧非凡。
現在的南豆角村是一個有5000人的大村子,古村遺跡主要集中在“老街”中心街附近。這條中心街不長,街上保留著南北兩座城樓,算是村子最具代表性的標志建筑。
城樓據說是清末民初的建筑,距今已有百年歷史。如今,這也是陜西省保護最好的村級古門樓,入選了西安市近現代優(yōu)秀建筑名錄。
從南門樓繼續(xù)朝南大約100米,能遠遠看到兩株高大的古柏樹。樹下有一塊“南豆角志”石碑和一個“石頭人”。“石頭人”只有頭,沒身子,乍看之下特別威猛。它到底是什么神像呢?原來,它叫“社公爺”,相傳是主管莊稼的神仙。過去人們把“社公爺”供奉在田地里,祈求風調雨順、莊稼豐收。西安秦嶺腳下的數十個村子都有這樣的石頭雕像,不過保存完好的并不多。南豆角村的這尊“社公爺”,算是其中最大、也是最精美的一個。
“社公爺”頭頂的這兩棵柏樹,很難不被人注意。樹身上的標志牌顯示:兩株古柏均已有1500年歷史,都是西安市特級保護古樹。即使在冬季,這兩棵1500多年古柏樹依舊精神抖擻、枝繁葉茂。
都說古樹有靈氣,站在樹下凝望著“社公爺”,微風襲來,樹葉沙沙作響,自身仿佛也成了一位時間旅人,正在穿越時空,試圖去探尋那些塵封已久的歷史記憶。(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