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黃丹婷 鄧超妍 鐘慧 通訊員 雷開偉)電動車飛線充電現象不僅影響民居環(huán)境,還埋下了諸多安全隱患。近日,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市區(qū)多個老舊小區(qū)存在飛線充電現象,希望有關部門加強整治。
飛線充電現象頻現
5月12日,記者走訪了市區(qū)內多個小區(qū),發(fā)現電動車飛線充電現象在無物業(yè)老舊小區(qū)較為普遍。
在京梧片區(qū)的老舊居民樓,記者看到在不少單元樓門前都存在飛線充電現象。有居民將電插排從陽臺或窗口處伸出并吊下,為電動車充電。也有居民將充電插排從樓梯間處吊下,并固定在墻面?,F場可見,這些插排與電線和管道交錯,走線雜亂無序,有些插排旁邊還堆放了雜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在銀湖南路寶泰·聚寶樓小區(qū),記者也發(fā)現多幢居民樓存在飛線充電現象。有充電線從樓上窗戶“飛”下來,插排裸露在外沒有任何遮擋,五花八門的電線互相纏繞且部分出現了褪色與老化的現象。據此處居民反映,該小區(qū)屬于典型的老舊小區(qū),居民多是從樓上家中“飛”出電線為各自電動自行車充電。
在下三云路的多棟老舊居民樓,記者看到不少電動車停放在樓下的車棚或小花園內,由于缺少規(guī)范的充電設施,飛線充電現象也較為普遍。另外,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下三云路10號—12號的兩輪車公共停車位已經安裝了智能充電樁。居住在此附近的陳女士表示,今年初這里安裝了智能充電樁,對電動車車主來說充電比以前安全和便利了,如果能進一步安裝更多充電樁并在車棚加上遮雨棚,就更好了。
在一些有物業(yè)管理的小區(qū),也偶爾存在飛線充電現象。記者在棗沖富安小區(qū)走訪時看到,有一些充電線從居民樓內拉出,掛在花圃的植物或路燈處,其中有些還套上了塑料瓶當保護罩。該小區(qū)住戶謝女士表示,雖然小區(qū)地下停車場有電動車車位,但數量不能滿足停放需求,因此部分住戶就會從樓上拉線為電動車進行充電,甚至還有住戶會把電動車推上樓充電,消防隱患不小。
已開展綜合整治行動
據了解,今年4月,市消防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市創(chuàng)城辦聯合印發(fā)《梧州市開展電動自行車飛線充電綜合整治方案》,協調多部門聯合執(zhí)法,嚴厲打擊飛線充電行為,同時加強安全宣傳力度,并建立長效監(jiān)管機制,為居民生活生產創(chuàng)造整潔、安全的環(huán)境。
記者從市消防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今年以來,市消安辦、城管、街道辦、社區(qū)等部門多次聯合開展電動自行車飛線充電、入戶充電整治行動,并加強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勸導市民使用固定充電樁充電。針對有條件安裝電動車充電樁的老舊小區(qū),逐步推廣安裝充電樁,完善電動車充電設施。接下來,針對飛線充電頻發(fā)的小區(qū),我市將進一步加強排查與整治,及時勸阻、制止電動自行車違規(guī)充電行為,消除火災隱患。
市政協委員練蓮建議:
飛線充電現象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有關部門應該進行整治及嚴格管理。不過,飛線充電現象整治效果差、屢禁不絕,也從側面反映出居民在充電方面的需求,所以不能一味地去“堵”,最好能在住宅小區(qū)內設置符合安全要求的公共充電樁,為居民提供充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