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黎永堅)近日,在蒼梧縣沙頭鎮(zhèn)馬鈴薯冬種基地,一輛高性能的馬鈴薯收獲機來回穿梭,一顆顆馬鈴薯幾乎完好無損地被翻落出來。另一臺大馬力拖拉機拖掛著旋耕機緊跟其后,對田塊進行翻耕,為春播春種爭分奪秒作準備。 相似的場景還在藤縣和平鎮(zhèn)粉葛地里出現。農機手鄧表艮一人一機一小時就可以完成4畝葛田的深耕、起壟。“疫情防控期間,這臺起壟機的引進和成功改裝,給農戶們幫了大忙,不但效率高,而且一家只需來一個人看著就可以,安全又省心?!编嚤眙拚f。 藤縣古龍鎮(zhèn)河村機械化育秧工廠的育秧流水線上,僅需三個人就能育出滿足約20畝大田所需的秧苗,時間不過一個小時。來育秧工廠訂秧苗的幾位農民反映,往年這個季節(jié),大家都在忙著播種育秧,現在村里有育秧工廠,省了不少事,即便碰上下雨天,也不會影響耕作進度,隨時可以安排播種?!岸夜S育出來的秧苗根系發(fā)達,不比人工差?!逼渲幸晃晦r戶贊嘆道。 我市各級農業(yè)農村部門積極組織農機具投入農業(yè)生產,推動農業(yè)生產由傳統(tǒng)工藝型向機械智能型、人畜密集型向機械效能型轉變,盡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春耕生產的影響。據統(tǒng)計,目前全市已經組織農機技術人員170多人次深入生產一線,動員53家農機服務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及春耕生產,組織協(xié)調106臺(套)機具投入到疫情防控,23211臺次農機具投入農業(yè)生產中,累計完成機耕作業(yè)16.59萬畝,機插作業(yè)面積0.56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