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素雅 《“與國同夢奮進梧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刊》紙質版和網絡版(“特刊電子書”)9月28日推出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92個版面、16組視頻短片,獨特的選題、生動的敘述、多樣的融媒體宣傳方式,梧州日報社以這份精心制作的特刊,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了一份心意之作。 一份特刊的出爐,需要歷經策劃、采訪、編審、排版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一份特刊的背后,也必然凝聚著許多媒體人的心血。特刊出版背后有著哪些故事?就讓記者為你詳細講述。 《“與國同夢 奮進梧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刊》版面(資料圖) 精益求精反復調整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處于這個重大的歷史節(jié)點,梧州日報社高度重視,早在今年5月即著手準備,以“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為宣傳主線,結合報社在全體采編人員中開展的“四力”(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建設活動,研究制定相關宣傳計劃。最終,報社確定將開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系列采訪活動,并把出版特刊作為活動的重頭戲。為此,報社從各個部門抽調優(yōu)秀采編人員成立了特刊工作組。整個特刊策劃、組織均由報社編委會主導,報社主要負責人及分管采編業(yè)務的領導靠前指揮。 據特刊工作組有關策劃負責人介紹,梧州日報社編委會結合本地實際,確定“與國同夢,奮進梧州”為特刊的主題,內容則聚焦新中國成立以來梧州曾經在全區(qū)、全國乃至全世界取得的“第一”的輝煌成就,通過挖掘講述當年梧州人獲得這些“第一”背后的故事,汲取成功的經驗,堅定前行的信心,凝聚奮進的力量,并激發(fā)市民在新時代勇敢逐夢、再立新功的豪情。 定下主題后,特刊工作組有關人員從報社資料室,以及相關網絡、出版物等搜索資料,并走訪市有關部門,初步確定了超過60個“第一”的題材。然而,七十年滄桑巨變,曾經的傳奇可能已漸漸消隱,甚至落后于時代。在反復甄別史料并逐一走訪相關事件知情者或當事人后,特刊工作組多次調整方案,取消了部分難以找到實證資料或見證者的項目,放棄了個別技術、內容與時代發(fā)展趨勢不相吻合的選題,補充了一些反映梧州人在新時代實施新舉措取得新成效的內容,最終確定“創(chuàng)造力量”“奮進步伐”“追夢歷程”“時代足音”四大篇章的架構。 為了將特刊做得更精美,特刊工作組就特刊的封面及板式設計進行了多次策劃和調整,設計力求突顯梧州特色。一開始,設計人員設計的封面主圖為梧州全景圖,但特刊工作組研究后一致認為,普通的全景還不足以全面展示梧州的城市變遷。最終,封面設計定稿為以一系列梧州新貌作為膠卷攝錄的內容,以“膠卷”回放的形式呈現(xiàn)發(fā)展成就。此外,特刊每一個篇章中帶著梧州時代特色的舞獅、大橋等元素,每個內文版面中那奮力前進的龍舟剪影,從素材到尺寸,都經過再三修改,務求在細節(jié)中凸顯梧州特色。中秋節(jié)期間,在辦公室加班的編輯把反復修改的設計大樣疊起來,竟然厚達十厘米。 為了讓版式統(tǒng)一美觀,特刊工作組還“自找麻煩”,要求標題統(tǒng)一由引題與主題構成,主題均為八個字。為了制作出合適的標題,相關編輯、編審費盡心思。 正是懷著精益求精的理念,特刊工作組的編輯、編審們連續(xù)幾個月加班加點,在稿件內容、版式設計、標題制作等方面嚴格把關、反復修改,有的時候,梁錚鳴、楊麥、劉遠菁、關碧霞、黃秀瑜、周云超等編輯甚至是日夜班連軸轉。 采編過程求實創(chuàng)新 特刊的采編過程,更是一次對采編人員“四力”的考驗過程。 特刊里介紹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如中國唯一以“中華”命名的藥品——中華跌打丸“出世”的來龍去脈,岑溪花崗巖產業(yè)興起的傳說與事實,西江特大橋的建設細節(jié),中國“鈦白”之鄉(xiāng)、八角之鄉(xiāng)、肉桂之鄉(xiāng)的由來,等等。特刊敘述的內容橫跨七十年,編記人員對部分歷史事件并不了解,而為了把最準確、鮮活的內容呈現(xiàn)給讀者,編記人員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記者楊苑君采訪長洲水利樞紐建設情況時,翻查了跨度超過30年的歷史資料,還多次前往如今的長洲水電公司尋找親歷者,深入挖掘建設過程的故事,并反復核實項目建設的重要事件和關鍵時間節(jié)點,確保報道準確生動。 神冠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周亞仙日理萬機,且經常要到外地出差,近年來已鮮少接受媒體專訪。為了還原梧州研制生產中國第一根人造蛋白腸衣的歷史,記者肖旻泰找到相熟人士幫忙聯(lián)系,雙方反復溝通,調整采訪時間。最終,周亞仙接受了近3個小時的專訪,詳細講述了當年的創(chuàng)業(yè)史。 記者全淦枚在采訪廣西第一家桑寄生茶生產廠家時,在簽下保密協(xié)議后獲得梧州城鎮(zhèn)工業(yè)聯(lián)社許可,翻拍到制作桑寄生茶的珍貴歷史資料并在原文中加以引用。 為了收到更好的報道效果,梧州日報社首次采用真正的融媒體報道方式對特刊內容進行呈現(xiàn),同天發(fā)布紙質版與“特刊電子書”,為此,特刊工作組人員也有了許多創(chuàng)新之舉。何鎏等攝影記者在梧州多個“地標”放飛無人機,首次以航拍的方式,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不一樣的梧州新貌。記者張超浩和陳業(yè)漾發(fā)揮特長拍攝視頻,使讀者掃描紙質版特刊的二維碼,就可直接觀看采訪視頻,讓新聞人物“跳”出平面講述當年的故事。經由特刊工作組,以及梧州零距離網站編輯人員及技術人員的努力,梧州日報社在“特刊電子書”制作和發(fā)布方面實現(xiàn)了新的突破。 各方支持還原史實 在特刊采編過程中,報社還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扶持。 《特刊》的內容涉及多個部委辦局,相關部門都積極配合,協(xié)助搜集資料及聯(lián)系親歷者。市檔案局、博物館等單位,則為記者搜集老照片打開方便之門。 特刊的采訪還得到許多當事人的積極配合?,F(xiàn)年85歲的陳初訓曾任岑溪縣委書記,他欣然在家中接受記者采訪,憶述35年前岑溪發(fā)現(xiàn)石材的情景,以及自己任職期間當?shù)禺a業(yè)的發(fā)展細節(jié)及狀況。 莫壽全老人組織建立的岑溪農業(yè)初級合作社,是全區(qū)首批農業(yè)初級合作社之一。今年已是88歲高齡、腿腳不便的他,對許多歷史事件的記憶開始模糊,但得知記者來意后,老人家仍主動拿出自己的傳記及歷年獲得的獎項為記者采寫提供素材。 原梧州中藥廠、梧州松脂廠的多位退休人員,因為職業(yè)的原因,曾參與了廠史廠志的報道工作,儲備了大量的珍貴照片,得知特刊需要歷史資料,大家二話沒說無償提供出來。 正是許多親歷者、見證者的熱心分享、無償支持,特刊紙質版和網絡版推出后,不少老讀者閱讀后,覺得倍感親切,“說的就是自己當年的奮斗歷程”,有的年輕讀者也覺得很振奮,“我們也要開創(chuàng)新的梧州‘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