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瑞昌 文/攝 在藤縣,浮金亭是一座很不起眼的亭子。 說起浮金亭,那就很多人聞所未聞了。 浮金亭 某日,本人慕名前往。沿著西江邊的錦繡大道往東山方向前行,約莫400米處,一條狹窄的小路出現(xiàn)在眼前。小路兩旁,荒草叢生,各種不知名的雜樹“參差披拂,蒙絡(luò)搖綴”,給人一種荒涼寂寞之感。五柳先生云: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也許說的就是此處。上山的路乃青磚鋪砌。拾級而上,稍不留神,討厭的蛛網(wǎng)與你零距離接觸,鋒利的芒草一不小心就在你嬌嫩的皮膚上嵌上一道不深不淺的血口子。于是,披荊斬棘,墾荒開路,歷經(jīng)千辛萬苦,浮金亭一角才“千呼萬喚始出來”。“藤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塊牌坊突兀地矗立在你面前,像一位經(jīng)風(fēng)沐雨的老人。撥開層層雜草,抬頭仰視,浮金亭的真容終于親密的會面。沒有驚喜。眼前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浮金亭,沒有“翼然臨于泉上者”的醉翁亭的情趣,也無放鶴亭“升高而望,得異境焉”的境界。那亭啊,乍看古樸中略顯典雅,細觀陳舊里寫滿滄桑。匾額上“浮金亭”三字蒼勁有力,明顯出自大家手筆,卻并非燙金之色,黒黝之中滿載莊重肅穆的神情。 我無語。任憑涼風(fēng)掠過耳畔。 環(huán)視四周,手撫斑駁的亭柱,小憩于布滿塵垢的石凳,仰望暗黃的穹頂,找不到半點東坡先生留下的痕跡。于是乎,附庸風(fēng)雅,遠眺滔滔西江水,即興吟哦東坡先生的《浮金亭戲作》: 昔與徐使君,共賞錢塘春。愛此小天竺,時來中圣人。 松如遷客老,酒似使君醇。系舟藤城下,弄月鐔江濱。 江月夜夜好,山云朝朝新。使君有令子,真是石麒麟。 我子乃散才,有如木囷輪。二老白接籬,兩郎烏角巾。 醉臥松下石,扶歸江上津。浮橋半投水,揭此碧粼粼。 “愛此小天竺!”一“愛”字道出了東坡先生對藤縣的深摯的厚意。想當(dāng)年,東坡詩人與徐使君“系舟藤城下,弄月鐔江濱”,觥籌交錯,談笑風(fēng)生,那畫面亦足以用“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來形容。你看,兩人在鐔江濱看“云破月來花弄影”,在松下石“頹然乎其間”,是何等的快意!蘇東坡的一生,是坎坷崎嶇的,是懷才不遇的,又是豁達樂觀的?!霸噯枎X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由此可見其隨緣自適的情懷。 古人尚且如此,吾輩豈甘落后? 人的一生,難免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但路還得前行,蘇氏的心態(tài)就是我們攜帶的必需之品。這也許就是后人之所以重修浮金亭,并在其旁邊建造訪蘇亭的真意所在。 “東山浮金何所去,浩浩江水默無聲?!闭驹诟〗鹜で?,憶千載,思萬代,我思緒萬千,又沉默不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