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梧州市博物館內(nèi),珍藏著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南漢銅鐘。 千百年來,月落、霜天、江風(fēng)、漁火、鐘聲,是一代代梧州人難以抹去的記憶。南漢銅鐘見證了梧州的滄桑變幻,它的歷史故事也令無數(shù)梧州人著迷。 國家一級文物南漢銅鐘現(xiàn)保存在梧州市博物館。(圖片由梧州市博物館提供) 千年銅鐘數(shù)次遷移 南漢銅鐘延綿著數(shù)十代梧州人的記憶。今年74歲的市民陳恩全曾住在文化路,童年時,他與小伙伴時常在北山晨鐘亭內(nèi)嬉戲。 “早上,每當(dāng)鐘聲響起,母親就讓我起床上學(xué)?!痹陉惗魅挠洃浿校鄙界娐暫榱?、莊重,響徹梧州市區(qū)河?xùn)|片區(qū),周邊居民都能聽見。 南漢銅鐘極為珍貴。有專家考證,目前廣西古銅鐘僅存四只,分別是鑄于787年的融水苗族自治縣信樂寺銅鐘、796年的容縣開元寺銅鐘、958年的梧州南漢銅鐘,以及961年的賀州乾亨寺銅鐘。 據(jù)梧州市博物館的資料記載,梧州南漢銅鐘形體優(yōu)美,重250公斤,通高100厘米,鐘頂上盤踞著的兩條連體獸弓身而立,如龍似虎,鐘體叩之聲音洪亮,余音繚繞。 1000多年的歲月里,南漢銅鐘經(jīng)歷了多次遷移。南漢銅鐘“落戶”的第一站是寺廟,根據(jù)南漢銅鐘的銘文記載,“置于云蓋山感報寺”。據(jù)《梧州市志綜合卷》,感報寺始建于634年,原稱慈福寺,后改感報寺、大雄寺,明清年間又稱光孝寺。 梧州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專家陳金源介紹,在唐朝,梧州城共有四座佛寺,分別是開皇寺、感報寺、冰井寺和云蓋寺。其中,感報寺規(guī)模最大,山門、中殿、大殿,層層迭起,前有九層佛塔,后有亭閣,十分壯麗堂皇。 古代時,懸鈕、口圓的銅鐘或鐵鐘是佛教法器,又名梵鐘,一般懸于佛殿東邊。梧州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彭志創(chuàng)介紹,梵鐘的鐘聲有兩個作用,一是寺廟僧眾們的“集結(jié)號”,二是用于報時報更。開始時,南漢銅鐘懸于大雄寶殿前東側(cè)的鐘樓上,明清時移到寺后山的水月亭中。1857年,光孝寺毀于戰(zhàn)火,后改建為忠烈祠,遺址在梧州市云蓋山(市十四中原校址)后山。 梧州市博物館副館長鄭偉標(biāo)介紹,當(dāng)時佛教廣受梧州百姓歡迎,所以光孝寺一直保存到清朝,也令南漢銅鐘得以保存至今。 南漢銅鐘遷移的第二站是學(xué)校。1905年,原梧州鳳臺書院(今梧州市第一幼兒園)改設(shè)高等小學(xué),南漢銅鐘“進駐”校園內(nèi),為師生們作報時所用。 1928年,梧州擴建中山公園,在北山巔建晨鐘亭。晨鐘亭建成后,南漢銅鐘遷移至亭內(nèi),作全城報時鐘。由此,“晨鐘報曉”成為梧州“古八景”中的重要一景。 2009年起,南漢銅鐘從晨鐘亭悄然消失。有梧州人失落之余寫詩感嘆:“銅鐘不知何處去,空遺晨亭嘆春風(fēng)……” 兩年后,建于珠山的梧州市博物館新館開張,梧州市民在展廳里與南漢銅鐘重逢。
鐘身銘文歷史價值大 在專家學(xué)者看來,南漢銅鐘的價值,既體現(xiàn)在能工巧匠們精細的制造技術(shù)水平上,也反映在鐘身的銘文上,這些都是研究南漢歷史的重要資料。 在南漢銅鐘鐘體五道凸起的十字紋線間,鐫刻有87字銘文。銘文內(nèi)容為:“維大漢乾和十六年太羅戊午,潤六月庚辰朔十六日乙木弟子萬華宮使、桂州管內(nèi)招討使、特進、行內(nèi)侍、上柱國吳懷恩,鑄遑鴻鐘一口,重五百斤,置于梧州云蓋山報寺,永充供養(yǎng),上資當(dāng)今皇帝龍圖永固,圣壽萬春。謹記?!?/p> 細細研讀,一千多年前的“鑄鐘祈?!蓖鲁尸F(xiàn)于眼前—— 從907年到96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分裂時期,史稱五代十國。五代十國中,南漢王朝(917—971)位于現(xiàn)在的廣東、廣西兩地及越南北部。 南漢王朝在中國歷史上聲名狼藉。該王朝共歷五主,沒有一個清明仁慈之主,皆為“荒唐皇帝”。 梧州南漢銅鐘為南漢王朝第四任皇帝劉晟在位時所鑄。劉晟靠“弒兄”坐上了皇位,成為皇帝后,他疑神疑鬼,總是害怕兄弟們有樣學(xué)樣,日后“弒”了自己,謀了皇位。于是,劉晟將兄弟和侄子斬盡殺絕,將諸弟妻女充實至后宮,做下了違背倫常之事。 宮廷內(nèi)斗,令南漢國力大受削弱。957年,北方大軍壓境,劉晟自感時日無多,一病不起。皇帝病了,身邊一群宦官、宮女也急了。有宮女獻計,稱梧州山連五嶺,水匯三江,乃靈秀匯聚之地,若在梧州鑄一口銅鐘,定能聲振南疆,保佑皇帝龍圖永固,圣壽萬春。于是,一道圣旨迅速傳到梧州——限令時任廣西招討使的吳懷恩于當(dāng)年6月鑄成銅鐘,懸掛于云蓋山感報寺內(nèi)酬神,為皇帝沖喜。 接到圣旨后,吳懷恩馬上搜羅銀兩、精銅,召集城內(nèi)鑄銅工匠,于958年鑄成了南漢銅鐘。然而,銅鐘并沒有保佑劉晟“圣壽萬春”,同年8月,劉晟病死,其子劉鋹即位。然而,與父親相比,南漢后主劉鋹的荒唐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此“荒唐皇朝”注定短命,銅鐘也未能保佑南漢王朝“龍圖永固”。971年,宋滅南漢,劉鋹成了亡國皇帝。
《南漢銅鐘歌》發(fā)人深省 南漢銅鐘在梧州百姓心中有著特殊的位置。震蕩全城的鐘聲,曾激起不少梧州人生活的熱情和創(chuàng)作的靈感。在諸多吟誦南漢銅鐘的詩歌詞賦中,影響最大的,當(dāng)屬曾刻于梧州北山集碑亭內(nèi)的《南漢銅鐘歌》碑。 《南漢銅鐘歌》為一首完整古詩,是1867年時掌教梧州傳經(jīng)書院的長沙人周鋕勛所寫,原文為:“夾馬營中香霧起,天水碧浴真龍子;白鯢窈據(jù)南海云,珠殿玉堂春旖旎。風(fēng)流天子小南強,侍女金貂奉玉皇;梵王宮殿專嬌寵,鑄金佞佛媚君王。傳車執(zhí)送足千載,紅羊小劫滄桑改,落落山河失霸圖,大漢乾和年尚在?;鹕絼Ο幫粱ňG,伏波船影留江曲,玉棺寂寂珠塵故,摩挲追蠡杏如粟。蝸寄蒼梧花屢鮮,月中叩月烹冰泉,浮云朝露夢中夢,山翠江聲年復(fù)年?!?/p> 彭志創(chuàng)大致解讀了《南漢銅鐘歌》:詩歌第一句嘲諷荒唐驕橫的南漢皇帝;第二句揭露南漢王朝“奉女巫為玉皇”和“重用宦官”的怪現(xiàn)象;第三句寫南漢王朝覆滅時極為凄涼,只剩銅鐘上的銘文作為歷史的見證。 詩歌第四句中,“火山劍瘞(埋葬)”指南越王趙佗曾將寶劍賜給蒼梧王趙光,趙光死后與寶劍一起埋在梧州對岸的山上,寶劍入地千年還夜放毫光,百姓稱之為火山?!胺ù啊敝笘|漢光武帝時候的伏波將軍馬援為了維護帝國統(tǒng)一,曾率軍南征交趾,歸來時路過梧州,將一艘破銅船沉于西江,每當(dāng)江水退即隱約可見。與趙佗、馬援的功績相比,南漢暴君與吳懷恩只是歷史長河里的小丑。 第五句大意為人生如浮云般飄逸,如朝露般短暫,事業(yè)卻如山色年年依舊常青,如江水歲歲濤聲依舊。人生在世,絕不能像暴君和小丑那樣遺臭萬年,應(yīng)當(dāng)像趙佗和馬援,做到青史留名。 彭志創(chuàng)認為,在今天看來,《南漢銅鐘歌》其實是一篇發(fā)人深省的“警世鐘”詩歌。
(參考文獻:《廣西通志·金石略》、《梧州府志》、《梧州南漢銅鐘及銅鐘歌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