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黃穎盈 梧州,廣西紅色革命的搖籃。1925年10月,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廣西建立的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梧州支部成立,點燃了廣西紅色革命的火種。兩個月后,中共梧州地委成立,這是廣西第一個中共地委。之后,革命之火越燒越旺,中共廣西地委、中共廣西特委、中共廣西臨時省委的機關先后設在梧州,領導廣西各地黨組織和革命群眾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唱響了一闕轟轟烈烈的革命之歌。 走訪中共廣西特委舊址,以及中共梧州地委、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重溫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先烈,能夠激勵大家更好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更好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 中共廣西特委舊址經(jīng)過修葺后,于2014年重新對外開放。黃穎盈 攝陳列館里的“紅色記憶” 在建設路興仁巷4號,有一棟掩翳在一片綠蔭之中的兩層小樓,從外觀上看,這棟青磚黑瓦的兩層小樓與周圍的建筑相比并不特別耀眼。但是,“老梧州”都知道,它就是中共梧州地委、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 1975年,自治區(qū)對中共梧州地委舊址進行維修,并在舊址旁修建中共梧州地委、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陳列館為二層磚混結構,地廳作陳列室,1978年12月建成對外開放。 陳列館的展覽內(nèi)容主要分為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梧州形勢狀況、梧州人民反帝反封建歷史壯舉、中共梧州支部誕生,以及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等四個部分,展出的革命文物、歷史照片、文獻資料,真實反映了當年中共梧州地委、中共廣西特委和中共廣西臨時省委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譚壽林、朱錫昂、廖夢樵、鐘云等革命前輩感人肺腑的生平事跡如今看來仍令人蕩氣回腸。 1925年秋天,中共廣東區(qū)委常委兼軍事部長周恩來親臨梧州指導建黨工作,周恩來的梧州之行,推動了梧州黨組織的加快建立,進而推動了整個廣西的黨組織建設。當年10月,中共梧州支部成立,并很快發(fā)展起來,為中共梧州地委的創(chuàng)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2月,由譚壽林任書記的中共梧州地委正式成立,代號為“梧祝迪”。陳列館的展示內(nèi)容,反映了譚壽林1926年1月從廣州來梧,與其他同志一起建立梧州地委的個中經(jīng)歷。而一份1954年3月9日毛澤東親自簽發(fā)的第001號《譚壽林烈士光榮紀念證》照片,成為了這段歷史最好的注腳。 在陳列館側旁,面積只有118平方米的三層磚木小樓就是當年中共梧州地委機關所在地。在那段波譎云詭的時期,中共梧州地委書記譚壽林和共青團梧州地委書記馬英住在二樓,三樓是會議室。三樓的陽臺周圍用籬笆遮攔,既通風透光,外人又不易看到陽臺和室內(nèi)的情況,便于隱蔽工作。 刻在維新里的“紅色印記” 中共廣西特委舊址位于梧州市民主路維新里東一巷4號。維新里,是梧州舊城區(qū)里的老街區(qū),除了中共廣西特委舊址外,這里還坐落著林永華堂、天主教堂、梧州府衙、集益堂、經(jīng)正巷、貴華坊以及圣心小學等歷史建筑與遺跡。從車水馬龍的和平路拐入維新里,一路慢慢走過,連時光都令人覺得慢了好幾拍,濃烈的歷史厚重感撲面而來。 步入中共廣西特委舊址,一眼就可以看到里面陳列的簡介:該舊址為四層磚木結構,占地面積109平方米,建筑面積277平方米,是典型的近代嶺南民居建筑。中共廣西特委舊址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在廣西領導和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遺址,是梧州作為近代廣西革命中心的重要歷史見證。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中共在梧州的黨組織遭受嚴重破壞。為恢復黨組織,1927年5月,中共梧州地委改組為中共廣西地委。后來,中共廣西地委發(fā)動起義失敗后,機關被迫撤離梧州。1928年1月,中共廣西地委又改組為中共廣西特委,以適應新的革命形勢需要。1928年6月,中共廣西特委機關遷回梧州。1928年9月,中共廣西特委改組為中共廣西臨時省委,1929年1月又改組為中共廣西省委,隨后,特委機關遷往南寧。 1982年8月,中共廣西特委舊址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中共廣西特委舊址紀念館開館。這個紀念館以廣西特委舊址為框架,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圍繞中共廣西特委和中共廣西臨時省委在梧州的革命活動歷程,通過實物、圖片展示及繪畫、模型、沙盤、場景等形式,全面再現(xiàn)早期廣西共產(chǎn)黨人反帝反封的斗爭場景,弘揚紅色精神。紀念館四層樓的內(nèi)容分別按“紅色火種”“星火燎原”“情景復原”“薪火相傳”四個主題布設,詳細介紹革命先烈事跡,生動再現(xiàn)革命斗爭場景。 修繕過后的廣西特委舊址底層,陳列著朱錫昂、鄧拔奇、董銓漢、雷榮璞(雷經(jīng)天)、郭金水等五名當年中共廣西特委常委的塑像。走上二樓,耳房里安放著朱錫昂和宋自潔工作時的蠟像,蠟像栩栩如生,此情此景恍若昨日。 1928年,時任中共廣西特委書記的朱錫昂根據(jù)上級指示,與女黨員宋自潔假扮夫婦,租下了這棟小樓,冒著生命危險,開展革命工作。當年,朱錫昂在這棟樓里以商人身份為掩護開展工作,因此正廳里的一套大掌柜的行頭很是鎮(zhèn)得住場面,但八仙桌左邊的補木格墻上,隨手拉開的一扇暗門,以及暗門背后隱藏的密室,依然讓人對那個時期革命斗爭形勢的驚心動魄得以一窺。 眾多市民游客參觀“紅色場館” 作為中共廣西黨史教育基地、自治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梧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自治區(q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范基地,前來中共梧州地委、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參觀的單位、部門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絡繹不絕。陳列館講解員覃女士告訴記者,就在今年國慶、中秋假日時間,就有不少南寧、廣東的游客特地前來館里參觀。平日里,也有許多黨員活動日的活動在陳列館里舉行。 中共廣西特委舊址對外開放后,也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往參觀和接受革命教育。 梧州是點燃廣西紅色革命火種的地方,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就像一座座豐碑,永遠矗立在人們心中,指引著大家前進。梧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專家黃海和認為,中國共產(chǎn)黨在梧州建立地方支部,為廣西各地建立黨組織提供了成功的借鑒經(jīng)驗,還為各地的革命事業(yè)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和骨干,為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廣西播下革命的火種奠定了基礎。各地黨組織建立起來后,配合中共梧州支部掀起了更廣泛和更徹底的工農(nóng)運動,為廣西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開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共廣西特委舊址,以及中共梧州地委、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展出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料,有利于讓更多的黨員干部和群眾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