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社区五月天,欧美c二区三区,50岁退休熟女露脸高潮,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首頁  綜合  時事  直播  房產(chǎn) 家裝  汽車  理財  零距離問政  騎樓論壇  周末玩乜嘢  我們相親吧
專題報道>>“茶船古道”尋跡 >>  正文
     
六堡到梨埠之間60多公里的水路是“茶船古道”始發(fā)線路,這段水路雖然不長,但船工卻不敢掉以輕心,有時遇到險灘,“打幫”出行的船工們還得合力把船只“搬”過灘頭
輕舟快渡出合口 浪急灘險到梨埠
2016-08-31 11:41   西江都市報   楊麥 趙洋 龍?zhí)靷?/span>

西江都市報記者 楊麥 趙洋 龍?zhí)靷?文

從六堡鎮(zhèn)沿六堡河順流而下,走上60多公里的水路,即可到達梨埠鎮(zhèn)。這段水道從合口碼頭開始,下大中、大說口、鴨婆灘、寺坡灣……每隔四五公里,就是一處灘頭或河灣,一脈水勢便掩映在兩岸茂密的竹木之下。

如今,我們乘車沿著水道邊的公路前行,沿路可見水勢依舊湍急。在雙學灘頭邊上,一處混凝土的閘門遺址仍然依稀可辨。同行的當?shù)夭枞岁惒榻B說,因為雙學水流很急,上世紀60年代后期,當?shù)卦谶@里修筑了小水電站,這是當年修筑的壩體閘門。后來水電站廢棄了,閘門被拆除,只留下了這處殘垣斷壁供后人發(fā)古思幽……

清末,西江水道一處港口上的水上人家。(網(wǎng)友“宋金剛的馬仔”提供)

1934年9月,一條小船在梧州西江上劃行。(網(wǎng)友“大風天”提供)

船只逐一“搬”過灘

從六堡到梨埠這段水路,一直以來都是“茶船古道”的始發(fā)線路。六堡鎮(zhèn)不少老船工接受采訪時都說,每年茶商們在六堡茶區(qū)收購完茶葉以后,就在合口碼頭將六堡茶裝上尖頭船外運,這種小船一般長八九米,寬約兩米,前后斗徑起翹,因其兩頭尖,中間窄,像針一樣,所以當?shù)赜址Q“針頭船”。由于六堡山間多竹木,茶商們往往兼營柴竹木生意,大量竹子和樹木被砍倒,扎成連綿百米長的竹排木排甚至柴排,一些排面也會放上六堡茶。無論是尖頭船還是竹排木排,當茶葉裝載完畢,一律沿六堡河而下。

尖頭船運載著六堡茶穿過六堡河,直達梨埠鎮(zhèn)碼頭,《中國茶訊》1951 年刊發(fā)的文章對于這條線路作了這樣的描述:“舊時粵商在廣西六堡鄉(xiāng)合口街設莊收茶葉……以后將六堡茶炊蒸在籮,由合口街用小鏟(一種小船)裝運至梨埠,在春夏水大時每鏟裝運四十擔。秋冬水小時每鏟只能裝運二十擔。由梨埠換大木船運至封開,再用電船裝運廣州,再出口港、澳?!?/p>

這條線路在書面上只是寥寥數(shù)語,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卻有無數(shù)船工和排工在這條線路上“討生活”,他們的汗水、淚水,乃至血水都融入了這段水路。今年83 歲的李育恒從16 歲起就在六堡至梨埠段的水路上撐排走船,一干就是20 多年?!爱敃r的尖頭船每艘能裝一兩噸茶葉,每船必須配備船工三人,為了能夠相互照應,每次起行,都要三四只船一起‘打幫’(結隊)出發(fā)。”

以前,六堡至梨埠這段水路灘險重重。自合口碼頭以下,大中、沙險、寺坡……長則四五公里,短則一兩公里,便是一處灘頭。自“茶船古道”啟動成型至今已有數(shù)百年,這段水路的水位和流量都發(fā)生了變化,但我們現(xiàn)在沿著這段河道一路驅車而下,依然可聽到水聲鼎沸,可看到白浪翻騰。

在六堡茶區(qū)里,接受記者采訪時,幾乎所有當年曾經(jīng)在這段線路上行船的老船工都作了類似的描述:每次三四條尖頭船裝好茶葉和其他山貨后就結伴同行,順流而下。每條船上必須要一人掌舵,兩人手持長竿一路撥掃船前大塊的砂石,令船只得以前行。每遇水淺灘險之處,結伴的尖頭船就全部在一個水流稍緩的灣道停下,然后“打幫”的船工一齊下船,有的在岸上拉纖,有的在水中撐頂,十余人一起把船只逐一“搬”過灘頭。前面的拉纖者沿著岸邊的石頭一路伏地如犬,爪抓前行;后面的撐頂者躬身如傾,長篙幾折。待得所有尖頭船過完灘頭,十余名船工都是筋疲力盡。但即便如此,遇著浪急灘險之處,沉船翻船仍時有發(fā)生。今年75 歲的邱漢江曾在六堡鎮(zhèn)當船工,回憶起當年的行船經(jīng)歷,他仍記憶猶新,“1963 年,我曾親眼目睹了一次沉船事故。”

經(jīng)過險灘時,船工要用長竿撐頂河道的巖壁,讓船只能夠安全通過。(網(wǎng)友“打遍天下無敵手”提供)

在這段河道上,若然遇到灘頭,上行或下行的船隊都會一路喊號子,遇到回應,即是兩支上行和下行的船隊相遇。這個時候,后入灘道的船隊就要先退到一處河灣停下等候避讓,先入灘道的船隊則先上灘或者下行。遇上先入灘道的船隊人手不足,停下等候的船隊的船工也會上去幫忙,這種“規(guī)矩”使得在這段水路“討生活”的船工們關系極其緊密,相互之間連對方的乳名也叫得出來。

竹排木排再集結

上世紀30年代中國南方地區(qū)的木筏。(網(wǎng)友“粵人”提供)

九城一戶農(nóng)家保留的1925年撰寫的族譜里,明確記錄著當?shù)赜械孛麨椤安柰ぁ?。(記?楊麥/攝)

雖然尖頭船自合口碼頭出發(fā)后直達梨埠,其間不作停留,但從合口碼頭出發(fā)的竹排木排到達九城村(六堡鎮(zhèn)的一個地名)后要再集結一次。因為六堡鎮(zhèn)的梧桐河與六堡河在九城村匯合,來自梧桐河上游的蠶村、普旺地區(qū)的竹木和茶葉也要沿著梧桐河而下,到達九城村集結。于是,九城村的一處河灣就成為了集結地。從合口碼頭出發(fā)的竹木排,到了九城村,再次匯扎成更大的竹木排。其中一些木頭則劈成粗柴,以竹篾捆好,結成柴排。住在九城村的陳伯芬今年已經(jīng)70 歲,年輕時他專門在九城村到廣東封開縣江口的水路上撐排,“老一輩的排工提起,這些柴排在當時要被運到廣州,甚至香港、澳門出售?!?/p>

在九城村,放排是從六堡鎮(zhèn)向下游運送竹木、茶葉的一種手段。九城村當?shù)匾恍├弦惠叺拇迕裰两襁€記得,從合口碼頭來的竹木排數(shù)量不多,九城村才是大量竹、木、柴的盛產(chǎn)地。解放前,九城村碼頭占地數(shù)十畝,堆滿著柴竹木。九城村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著周邊村的村民到此趕集,賣掉自家的竹木柴和六堡茶,再換回生活用品。

每到放排時,排工們都用竹繩捆好一個個木排,再將十幾個大排前后相連成一串,在排面上放上六堡茶和其他山貨,以及當?shù)厝酥谱鞯闹衲臼止て?,再搭上一個小帳篷。接下來,排工就生活在竹木排上,撐著竹木柴排順流而下,將一長串的竹木柴排運送到廣東封開縣江口碼頭的接貨人手上。

有老排工回憶,從九城村而下,有寶平、大中、沙險、柴灣、斜坡、九城、埌口、灣船、大平頭、沖財頭、下妹、上妹、井田、飛崖、新村、清水、盤古、大塘、茶埌洞、灘尾等幾十個數(shù)得上名號的急灘。一不小心,急流就會把竹木柴排打爛打散,不僅竹木和一籮籮六堡茶會被沖走,甚至排工也可能跌落水中。

秋冬水旱時,順流而下的排工們須沿途清理河道的大石頭,當?shù)厝朔Q之為“刮水路”。即便春夏水漲,排工們也要小心“駕駛”,讓長達百米的木排盡可能避開河里的大石頭。

從九城村撐排至廣東封開縣江口碼頭,需要三天時間,返程卻需要一周。在江口交貨后,排工就從封開江口步行回到九城村。

回程休息泊九城

除了排工,運茶的尖頭船也是九城村的???。從六堡鎮(zhèn)順流而下的尖頭船未必??烤懦谴?。但是,當一艘艘小船滿載生鹽、豆豉和咸菜等生活用品回歸時,九城村就是船工們途中休息的最后一站。

作為竹木排集散地和尖頭船日行夜歇的??康?,九城村曾興旺一時。解放前,九城村里只有百余人口,卻有十三間店鋪,分別經(jīng)營餐飲、糖果、布匹和縫紉等生意。當?shù)夭枞岁惒貞浾f,他的祖父陳普生在村里開了一間縫紉店,店中還有兩臺令周邊鄰居既羨慕又驚詫的鎮(zhèn)店之寶——德國進口的縫紉機。

“這是村里唯一的兩臺縫紉機?!标惒f,這兩臺縫紉機是他祖父訂購的,從國外運到廣州,再通過“茶船古道”運回九城村。如今,古老的縫紉機已不見蹤影,但陳伯昌還保存著曾在縫紉店里“服役”的一個老熨斗。

船只的往來,貨物的交易,給小村子帶來了外界的文明。村里的老人陳成聯(lián)回憶說,他父親陳甫蒼年輕時外出經(jīng)商,不僅向外銷售六堡茶,還將廣東等地的娛樂文化帶回了九城。

隨著陸路交通日益發(fā)達,茶船以及船工、排工和纖夫等行當在當?shù)鼐顺隽藲v史舞臺。如今,九城村的老碼頭再無茶船停泊,僅碼頭上尚存一塊大石,據(jù)說是當年茶船靠岸時用于拴纜繩的。而以前九城碼頭旁的堆場,在廢棄數(shù)十年后,如今也長成一大片竹林,成為了一道別致的風景。碼頭、大石、竹林成為了“茶船古道”的忠實守望者,也成為六堡河變遷的見證者。

當年位于梨埠鎮(zhèn)六堡河邊的雙學電站,一處混凝土的閘門遺址如今仍依稀可辨。(記者 楊麥/攝)

合口碼頭以下的險灘水流湍急。(記者 楊麥/攝)

“竹木柴排撐到梨埠后‘合排’”

講述人:

陳伯芬(70 歲,現(xiàn)住蒼梧縣六堡鎮(zhèn)九城村,曾是當?shù)匾幻殴ぃ?/p>

我18歲就在九城村撐排。當時,九城一帶盛產(chǎn)竹木,農(nóng)民把砍好的竹木運到九城碼頭后,九城供銷社的工人們把柴竹按照一定長度扎成一個竹排,每個竹排需要扎兩天時間。然后,工人們把十多只竹排前后連在一起,長約百米,再由供銷社的排工將竹排撐出去。技術好的排工可以一個人操控十多條竹排。技術一般的排工,就要兩個一起,分別站在竹排的一頭一尾控制竹排。

合口碼頭上面放下來的木排,還有九城(梧桐河)上游的木排在九城集中后,有時也會拆開劈成柴,然后這些柴再一捆一捆地扎成柴排,和竹木排一起順水流而下。排工將竹木柴排沿水路撐到梨埠,然后“合排”,即四個竹木柴排合并成一個大的竹木柴排,再撐到廣東封開。撐完排后,排工就會步行返回九城。聽更老一輩的排工說,以前這些竹木柴排有時會在江口裝船,有時候還會一路沿著西江放到廣州、香港或者澳門等大碼頭。

這些竹木柴排在九城出發(fā)的時候,排面上往往都會放上一些六堡茶順路運出。我們撐排的時候要掌握技巧,要懂得看水位和水流。很多排工由于不注意水位和水流,曾經(jīng)出現(xiàn)翻排事故。比如竹排順流而下,前面突然出現(xiàn)一個急彎,我就要用腳踩低竹排一側,借助竹排與河面形成的弧度和河水回流之勢,改變竹排前進的方向。我記得在梨埠附近的長貴灘有一個近乎直角的急彎。每次我通過這個彎時,都會提前用竹篙將竹排的位置調整至貼著轉角,然后減速轉向才能通過。放排時,排工就要在竹木排的兩邊撐趕,有時遇到水淺的地方,排工要下水將排撐頂入河中間。尤其是柴排,把握不好的話,一個柴排沖過來,撞上去連腳都會斷掉。

聽老一輩的排工說,解放前,排工將竹排運至梨埠,貨主收貨后,貨款不是當即結算給排工,而是由柴欄老板帶著貨款,回到九城或六堡再結算給工人。

“竹排分成四個級別”

講述人:

蔣永春(65 歲,現(xiàn)在蒼梧縣六堡鎮(zhèn)經(jīng)營茶莊,曾是當?shù)氐囊幻殴ぃ?/p>

蔣永春在自己經(jīng)營的茶莊里向記者講述當年在六堡鎮(zhèn)撐竹排的故事。(記者 楊麥/攝)

我在16歲的時候就開始在六堡鎮(zhèn)里撐竹排。

六堡山多,山里的竹木砍下來就在合口碼頭那里扎成排。以前扎竹排的竹子分成甲、乙、丙、丁四個級別,竹排一般都是兩米左右一排,能夠用15根竹子扎成一排的就是“甲竹”,“乙竹”是20 根竹子扎成一排,“丙竹”是25 根竹子扎成一排,“丁竹”由30 根以上的竹子扎成一排。級別越低,竹子的口徑越細。放排的時候,有些六堡茶也被放在竹木排上。

竹排到了九城,就在河灣里集結,等九城、蠶村上面的竹木下來以后,再在九城重新裝成更大的竹木排,然后再把茶葉放上去,順著六堡河運送出去,到達廣東。不過,排面上的茶葉一般到了梨埠碼頭以后就要裝上其他船,不會運出太遠的地方。

以前放排的時候,遇上枯水期,河道比較淺窄,撐排的排工要一路隨著竹木排的漂流,到河里清理擋路的石頭。而那時候,六堡一只船至少要三個人操作,竹木排往往一兩個排工就能撐好一趟排了。

“每到鴨婆灘都要降低船速”

講述人:

易良成(77 歲,蒼梧縣六堡鎮(zhèn)四柳村茶農(nóng),1958 年至1963 年曾在六堡鎮(zhèn)供銷社船隊走船)

鴨婆灘不僅水流急,而且落差很大。(記者 楊麥/攝)

我家一直以來是種茶的。1953 年起,六堡鎮(zhèn)成立了供銷社船隊。我年輕的時候身體好,而且撐過竹排,所以在1958 年就被選入公交船隊做船長,那是我才20 多歲。

當時,六堡鎮(zhèn)運茶的木船是兩頭尖、中間大的尖頭船,也有一些平底平頭的濛江船,這些船的裝載量比尖頭船大。六堡鎮(zhèn)供銷船隊的船在六堡合口碼頭把茶葉裝船,最遠運到東安江口。起運后第一站先到九城,然后到梨埠,梨埠有個轉運站,體積較小的六堡船在那里下貨換裝上大船。

九城村村道上的竹排見證了當年茶葉外銷的歷史。(記者 楊麥/攝)

九城村的竹木長得非常茂盛。(記者 楊麥/攝)

在我們行船的河段中,有一處叫鴨婆灘。這段灘頭的水流非常急,而且落差很大,據(jù)說最善水性的鴨婆(母鴨)到了那里也不能調頭。如果船裝的貨物太多,順流直下時很容易撞上落差面的浪頭,造成翻船。所以每次到了這個灘頭,我們都會極其小心,降低船速。

除了鴨婆灘,其他的灘頭也很危險。我記得,當時六堡的一名干部坐我的船去梨埠。船到了魚鰓灘,由于發(fā)洪水水面比較渾濁,我們看不清水下的情況,結果船撞上了暗礁,船體被撞開了口子,不停進水。船上那個干部不懂水性,嚇得要命。幸虧我和另外兩名船工早有準備,馬上就用布和木板將撞開的口子堵住,這樣才排除了險情。

為了確保航行安全,當時每條船上通常有三個船工。其中兩個負責劃槳,還有一個掌控尾梢。船只返航上灘的時候,需要“打幫”的船工一起幫忙推船過灘頭。水漲的時候需要四五個船工,水淺時就要所有的船工一起來。我們的船頭有條桿,上灘時一半的船工們用背部頂住那條桿,其他的船工就下水在后面抬起木船的船尾,合力將船抬上灘去。

那時候從六堡到東安江口往返至少要三天。以前的河灘比較窄,只容得一條船通過。所以,當上游和下游的船只在同一條灘交會時,彼此一定會禮讓。

“兩支船隊過灘相會時會禮讓”

講述人:

李育恒(83歲,現(xiàn)住蒼梧縣六堡鎮(zhèn)寶平村,1951年至1964年在六堡河撐船)

解放前,除了六堡鎮(zhèn)上的茶莊老板有兩條船,其他的船都是私人購置的。到了要運貨的時候,茶莊老板就找到船老板,讓船老板出船幫運,船老板就找船工去撐船,我1935年出生,阿爸也是一個船工,船老板出錢造船,我阿爸做船工頭,用力氣和技術入股,也算一個小股東。我10歲的時候阿爸就過世了,滿了16歲后,為了照顧家里的弟妹,我找到曾請阿爸做工的船老板說情,也做起了船工。

以前,茶莊老板一般從茶農(nóng)手里收茶后,就在合口碼頭蒸炊、壓簍,再由我的船外運出去。當時六堡鎮(zhèn)馬練坪上有5間茶莊專門收茶。其中有一家茶莊的老板名叫“梁老孔”,他的茶莊一年收茶兩三萬斤。

收回來的茶葉,茶莊老板會雇傭幾個工人對茶葉進行篩揀,后用大木甑蒸炊,再放入用竹篾編織的竹簍,用腳對茶葉進行揉捻。當時的一個竹簍能裝上百斤茶葉。水淺的時候,我們的木船一般只能運10個竹簍的茶葉。當時,六堡鎮(zhèn)里運茶的船兩頭尖,又叫“尖頭船”,一條船最多可以載運5000斤茶葉,但水淺的時候只能運輸2000斤茶葉。運茶出去的時候,我們的船都要“打幫”,有時三條有時六條一齊走,因為方便沿途相互照應。我記得1951年的時候,整個六堡鎮(zhèn)只有6條尖頭船。

當時運茶的路線基本上都是從六堡至梨埠,偶爾也會越過梨埠直接到廣東江口及都城一帶。整個行程所需的時間也會根據(jù)河水的變化而變化。水位正常時,從六堡撐到梨埠只需一天即可;如果水位較低,就要兩天。從六堡到江口,水位正常時要兩天,但從江口返航到六堡,即使是空船也要三天時間,因為船只在返航的時候,船工經(jīng)常要下水推船,又要在岸邊拉纜。

從六堡鎮(zhèn)到梨埠鎮(zhèn)這段水路,最難過的就是魚鰓灘,這段灘較長,水下的石頭很多。一條船要三個船工來撐,順流而下的時候,船工可以根據(jù)水流的大小掌控船速和方向。一般都是船頭船尾各有一個船工,用木槳按統(tǒng)一步調劃船。遇到水淺的時候,船工就要下水去,用腳撥開水里擋道的石頭,遇到比較大的石頭,還要用竹篙撐開它。這個時候,我們就改用竹篙一路撐著前進,加大對船的推動力,另有一個船工專門在船尾掌舵把控方向。我粗略算過,從六堡到梨埠這段水路,沿途共有300多個灘。

我們行船的時候,如果兩支船隊相向交會,一般都會禮讓。尤其是遇到灘頭,我們都會一路喊號子,聽到回應,就知道對面有船隊了。這個時候,先入灘道的船隊先過,對面的船隊要先退到一處灣道停下等候避讓。遇上先入灘道的船隊人手不足,停下等候的船隊的船工也會上去幫忙,因為六堡鎮(zhèn)的船工都是相互認識的,大家連小名都叫得出來,壞了“規(guī)矩”就別想再吃這一行飯了。

解放前,六堡鎮(zhèn)船只外運的物品主要是茶葉,但是返航時運回來的貨品比較豐富,包括油、鹽、布匹、火柴等生活用品。拉船返航的時候,我們的船一般都要在九城附近??恳煌?,第二天才回到六堡。當時船工的工錢是根據(jù)船的載貨量而定,我記得當時每100斤茶葉的運費是1元錢。船工收了錢后,還要支付租金給船老板。當時我走完一趟船(從六堡鎮(zhèn)到梨埠),平均能得到7元左右。上世紀60年代,六堡鎮(zhèn)的公路通了以后,水路運輸開始少了,我在1964年以后也不再撐船了。

寺坡灘頭(記者 楊麥/攝)?

“從六堡撐船到都城最長要花四五天”

講述人:

車進良(92歲,現(xiàn)住蒼梧縣六堡鎮(zhèn),年輕時曾當過“文記”茶莊和“英記”茶莊的雇工)

我16歲時從老家木雙鎮(zhèn)來到六堡鎮(zhèn)打工,先后幫“文記”、“英記”做過茶。當時,茶莊的老板把茶葉收完后,會先放在茶亭的倉庫里等一段時間,等到六堡河的水位上漲了,就用木船把茶葉經(jīng)梨埠外運到廣東一帶。

以前,茶莊老板販茶用船來運輸。我做工人的時候,曾經(jīng)幫“英記”撐船從六堡運茶去廣東都城。那個時候的船都是“針頭船”(也叫尖頭船),一條船兩頭尖,中間窄窄的,像一支針一樣。一條船通常配備三個船工。每次運茶,就在六堡鎮(zhèn)碼頭裝船。等到裝好了,幾條船就“打幫”出行。裝貨的重量根據(jù)水的深淺而定,水深就多裝些茶葉,水淺就少裝些。臨近解放那幾年,六堡鎮(zhèn)里的運茶船都是屬于私人的,而且數(shù)量不算多。解放以后,六堡鎮(zhèn)共有13條針頭船。

遇到六堡河水況好的時候,船從六堡到梨埠需要半日,梨埠到廣東都城又需要兩天,途中或在廣東封開??俊R郧斑\茶的針頭船寬約兩米,長約七八米,船上除了裝茶,還裝運其他的貨品,像桐油、柴木等等,因為茶莊的老板做的生意是很多樣的。等到船出發(fā)以后,裝貨的地方也不固定,沿著六堡河下去,遇到有貨裝的地方就靠上去裝貨。在行船過程中,一旦遇到發(fā)大澇,我們通常就會把船只駛入河灣水靜的地方等候,等急澇過了以后再走。但是如果遇到水旱的時候,船就很難走了,經(jīng)常要船工下水去拉船,我從六堡撐船到廣東都城,時間最長的一次花了四五天。

有時候,如果遇上貨比較多,船不夠用,茶莊老板也會找來竹排運茶。六堡盛產(chǎn)竹木,而且六堡竹木的外銷也十分興旺,所以當?shù)厝藭芽诚聛淼闹衲驹芍衲九?,由專業(yè)的排工從六堡河撐下去到廣東,這些竹木排上面也放一些茶葉順帶運下去。

六堡以下的河道里險灘很多,暗礁隨處可見。我當船工的時候就見過沉船事故,當時我們見到前面的船已經(jīng)沉了,船上的貨物都掉到了河里,附近的船都靠上去,幫忙把落水的船工救起來。但沉船上的貨物已經(jīng)漂散了,沒辦法搶救,只能任它們漂到下游的大江去了。

我們在梨埠或者廣東江口把茶葉卸下來以后,就在當?shù)匮b上日用品返航,因為這些貨物都是茶莊老板的,他們在六堡鎮(zhèn)里也兼營各種百貨生意。我們的船只返航時要靠人力拉纖,沿著來時的水路拉回六堡鎮(zhèn)。我們把船從梨埠拉回六堡,一般要一周時間,如果從廣東都城拉回六堡往往就需要半個月了,中途要休息好幾次。

“返航時都會在九城碼頭??俊?/strong>

講述人:

陳成聯(lián)(81歲,現(xiàn)住蒼梧縣六堡鎮(zhèn)九城村,曾是一名排工,其父從清末開始販茶)

陳甫蒼1910年前后在廣州留影。(記者 楊麥翻拍)

我阿爸陳甫蒼是個茶販,生于1870年前后。他年輕的時候,和六堡鎮(zhèn)塘平村的石文強一起做茶。石文強負責收茶。我阿爸則負責販茶,經(jīng)常坐船販茶到廣東封開縣江口。我阿爸在蒼梧縣石橋鎮(zhèn)有個親戚叫覃興華,他比較有錢,和我阿爸在九城碼頭合伙開了一間名叫“蘇杭”的店鋪,專門販賣茶葉和百貨。我阿爸到了三十歲左右,就開始跑廣東沿線的商埠了,先后到過廣州、香港等大碼頭。我阿爸非常前衛(wèi),四十歲左右在廣州販茶的時候還專門去照相館拍了一張照片。

我家里四兄弟,我是最小的,阿爸將近七十歲才生下我。聽他說,以前六堡的茶是用白麻布袋裝好,然后隨船運出去的。阿爸出去販茶的時候,學了很多“舞百戲”(魔術),我記得小時候到了過年的時候,他還在村里表演,很多人都喜歡看。

我在1935年出生,小時候就曾看到尖頭船從六堡鎮(zhèn)運貨物途經(jīng)九城,那時候六堡鎮(zhèn)里的尖頭船有7只。1949年,六堡鎮(zhèn)里運貨的船增加到了11只。當時,從六堡鎮(zhèn)運出來的主要是茶葉,返航的時候運回來的是生鹽、豆豉和咸菜等日用品。從六堡出發(fā)的船一般不會單獨行動,都是幾只一起“打幫”出行的。從六堡出發(fā)的船在九城一般不作停留,除非要在這里起貨(上下貨物),但返航的時候它們就一定要在九城的碼頭??啃敦?。

解放前,九城村里只有百來人,但九城碼頭邊上卻有13間店鋪,經(jīng)營各類日用品,四周的山民如果不去合口街的話,都會就近來這里買貨。而這些商鋪的貨源全部來自返航的六堡船,這些船從六堡開始沿水路將茶葉運到梨埠,再從當?shù)匮b上生活用品返航。由于九城附近險灘較多,水流較急,返航時都會在九城碼頭停靠。一方面,船上的部分貨品會交給九城碼頭上的店鋪;另一方面,船家也會雇請九城當?shù)氐哪贻p人幫忙將船只推過沙險。當時力氣大的年輕人幫推船過灘后,通常能夠得到10斤大米,而瘦弱的只能得到5斤大米。這樣的好事也不是經(jīng)常有的,往往要等上十天半月才能碰上一回。我那時候年紀還比較小,每次都搶著去幫扛船,但是都只得5斤米。

解放后,我在九城供銷社里撐竹排。那時的竹排上都用茅草結了一個篷,排工在里面煮飯或休息。入夜以后,排工才會撐排入河灣里休息。如果中途遇到出澇或洪水,排工會將竹排往岸邊??浚人肆瞬爬^續(xù)撐下去。

“我親眼目睹沉船事故”

講述人:

邱漢江(75 歲,蒼梧縣六堡鎮(zhèn)老船工)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六堡人,我阿翁(爺爺)那時候,六堡鎮(zhèn)里就有很多茶莊了,聽阿翁說當時鎮(zhèn)上最大的茶莊叫做“付利”茶莊,是廣東郁南上來的老板開辦的,當時六堡鎮(zhèn)里共有12 條船幫這家茶莊運茶。另外,我曾經(jīng)聽阿爸說過,解放前在合口街的街尾曾經(jīng)有“隆昌”茶莊和“利益”茶莊,都是收茶量很大的茶莊。

解放前,六堡茶農(nóng)將茶葉挑到合口茶亭交易。當時六堡鎮(zhèn)上共有三個茶亭,分別位于馬練坪、合口和將軍煤,茶莊老板就在那里收茶,然后集中在合口碼頭起運。以前,六堡茶暢銷我國香港和東南亞等地,所以六堡鎮(zhèn)一年四季都有船運茶葉。只有發(fā)大洪水的時候才會暫時停運。1945 年至1955年,六堡鎮(zhèn)的茶葉是用竹簍裝好運到廣東都城,再在都城過船運往廣州的。后來,六堡鎮(zhèn)成立供銷社和公交船隊后,當?shù)夭枨f逐漸撤出,轉為供銷社統(tǒng)收統(tǒng)運至梧州茶廠。

除了茶葉,六堡也盛產(chǎn)竹木。茶葉是通過尖頭船運輸,而竹木則是扎成竹排運出梨埠。竹木排上也會放些茶葉,讓茶葉隨排外運。

我14歲就開始在六堡鎮(zhèn)撐船,當時主要走六堡到梨埠這段水路。當時六堡的船到了梨埠都會換裝大船,也有些是到了廣東都城碼頭再換裝大的木盤船。我第一次走船的時候,就撐尖頭船從六堡到了都城,當時都城的碼頭上??坑胁枨f老板的大盤船。我們兩船相距約10 米,大盤船上的工人用木板在兩船之間搭了一條過道,然后他們就過來我們船上,把貨品搬到大盤船上。那些大盤船都是靠人力搖櫓的。我們的尖頭船返航時,要靠人工拉纜,每船一共三個船工,船頭、船尾各一人,另外一個船工在岸上拉纜。

從六堡出發(fā)的時候,我們的船要經(jīng)過大中、九城、飛尾、清水等處,才能到達梨埠,其中沙險那個地方有三四個灘頭很險。過險灘的時候,船尾掌舵的船工很關鍵,一定要及時把握好方向,否則很容易撞上岸邊的礁石。船頭的兩邊分別有一個船工,手持竹篙調整船只的方向。沙險灘頭有百多米長,但寬度僅夠一條船通過,兩邊都是大石山。1963年,我親眼目睹了一次撞船事故。當時,我們的船隊有四條船,我在第二條船。在經(jīng)過沙險的一個急彎時,前方傳來一聲巨響,第一只船不慎撞到了岸邊的石崖上。眼看河水從船底涌入,我馬上減速讓我們的船緩慢靠近前面的船,并幫助對方的船工將貨物轉運過來。然后,我們就用布將前面那只船船板破裂的地方堵上,再找來木板釘上。在把失事船內(nèi)的積水清理干凈后,我們才能夠繼續(xù)行船。

行船的時候,我們都會選擇在村莊旁的碼頭或灣道里??窟^夜。這個規(guī)矩是解放前留下來的,那時候河岸沿途都有一些劫匪,專門搶劫返航的船只,所以船工一定要找到有村莊的地方才會過夜。這個規(guī)矩到了解放以后也一直在沿用。

1958年以后,我到了六堡供銷社船隊工作。當時,六堡鎮(zhèn)每年外運的茶葉過百萬斤,每天都有船向外運送茶葉。除了六堡當?shù)氐墓淮?,還有梨埠、濛江等地的船隊過來支援運輸。那時候六堡鎮(zhèn)里最大的船能裝四五噸。到了豐水期,這些船每次可裝上萬斤茶葉出行,如果枯水期就只能裝3000 多斤的茶葉。

編輯:梁丹朝 許愿

梧州零距離客戶端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fā)表
留言內(nèi)容:
 
·扶貧開發(fā)核驗工作組將到蒼梧縣藤縣核驗 ...
·梧州城區(qū)公共廁所建設管理服務水平亟待提升
·梧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經(jīng)濟建設實現(xiàn) ...
·蒙山縣整合扶貧資金七千多萬元投入產(chǎn)業(yè)幫扶
·整合資源提升服務 蔣海東調研社區(qū)工基層...
·我市實施鋼鐵行業(yè)虧損停產(chǎn)扭虧無望企業(yè) ...
·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教育綜合改革工作
·市政府黨組中心組學習加強城市規(guī)劃管理 ...
·1-7月梧州新發(fā)現(xiàn)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
百花沖片區(qū)棚改戶陸續(xù)搬遷
醫(yī)院視光門診量驟增 患者日趨低齡化
仙風山轉盤路口一運輸柴油小貨車半路起火
萬秀區(qū)夏郢鎮(zhèn)鳳凰村農(nóng)房危改
蒙山縣建糧食儲備庫
輪滑少女啟航逐夢
梧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08001990號 梧公網(wǎng)安備:45040000045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許可證號: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離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梧州零距離網(wǎng)”的所有作品,任何媒體轉載須注明出處,違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梧州零距離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