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中村的民居壁畫細膩傳神,透出古樸神韻。
????一直以來,我都喜歡背上單反相機,行走在遠離城市的地方,走訪古村古鎮(zhèn),看一堵殘墻,一朵雕花,感受一份幽靜,一份神秘。喜歡在古村落中找尋那種藏于心底的崇敬之情。帶著這種心情,在一個雙休日,我走進了位于蒼梧縣石橋鎮(zhèn)的百年古村落——培中村。培中古村背靠大山,村前是寬闊肥美的田地,再前面不遠便是龍巖風景區(qū)。
????培中村是一座有著二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落。走進其中,通往古村的巷道寧靜而悠長,仿佛向游人靜靜的述說著這里曾經的鼎盛。
????緩緩前行,尚未品讀它的歷史,就被這鱗次櫛比的陳祠舊舍,長庭深院的殘檐破拱和門前舍里的石額木匾組成的畫卷深深吸引。
????說它是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一點不為過,何況在這畫卷之中,還透著歲月醞釀而成、隨風醉人的古樸民風。14幢建于清代嘉慶年間的民居散發(fā)著誘人的魅力。在畫卷里徜徉,你會覺得心一下子就變得恬淡而從容,因為村中每一個角落都承載著一段美麗的傳說。
????繼續(xù)向前,便來到了古村落中心。古村落有南北走向的主村巷四條,東西走向的主村巷也有四條。配合村巷的是排水污渠道網。排水排污網除了戶外的明渠外,還有貫穿民居橫廊與天井的暗渠。暗渠在天井處留有三個渠口,上面覆蓋大青石板。主村巷道是平整筆直的卵石路,路基為青磚砌成??上У氖牵陙硗七M村道硬化工程,百年古道已被水泥新路所覆蓋,再看不見那滿是滄桑賊亮賊亮的卵石路了,著實教人有點遺憾。
????古村落歷史建筑規(guī)模雖然普遍不大,但注重裝飾。現存14座民居,建筑格局基本一致,均為坐北朝南六開間兩層樓房四合院,主建筑深兩進,前面是天井和門樓,天井前面還有一進底廳。門樓大門朝東,門樓屋檐下為木雕封檐板,吉祥紋飾,雕鏤精細,敷色為艷麗的礦物色彩顏料。門楣和望瓦之間為壁畫,正屋前立面的門楣和望瓦之間也為壁畫。房子側立面風火密檐下為灰塑螭龍鳳草紋圖案,正廳的天井前面多有影壁,影壁上為傳統(tǒng)的立體灰雕,以“三陽開泰”“姜太公釣魚”等為主題。底廳二樓明窗以及正廳神樓,為樟木透雕做成,紋飾繁復,雕刻細膩傳神,堪稱精品。
????當然,最令人稱奇的是,每座房子不但都有射擊孔等防御設施,其墻體厚度很厚,包皮墻體1.2米,鑲嵌花崗巖石條,有三層青磚的,也有四層青磚的,最厚的一間竟為五層墻體!這五層青磚里面,有一層為不施磚漿的防盜層,如果外面有人想從外面挖墻進入,那么這層沒有泥漿膠結的青磚就會源源不斷地塌陷下來,自動地把盜洞封閉。讓你不得不對古人的大智慧嘆為觀止。
????為了能夠更好地深入感受古村落的美,我選擇獨自漫步在古村的小巷間,隨手推開一扇虛掩著的木門,屋中并無一人,而我就恍如走進了一處小小的博物館。室內則到處都是精工細琢的木雕,花、鳥、 獸、魚、人,無一處不見匠人的巧手妙思,獨具匠心,那些粗笨的木頭在他們的手下變得活潑靈動。
????就這樣,走進一幢又一幢檐廊月梁的庭院。我在前庭后院、正廳的天井前駐足,領悟前人對“五岳朝天,四水歸堂”的向往;在隨處可見的院墻壁畫題字前流連,感受“以思乃身”“和由甘受”“耕讀傳家”“疏影到窗梅得月,清陰籠席竹含煙”的古樸教化。在培中村,耕讀相結合的風氣處處可見,諸多的聯語無不圍繞著這種思想。如“教子兩行正路惟讀惟耕”“耕可養(yǎng)身讀可養(yǎng)心”等等。正是這樣對后代反復的激勵和教育,出現了“東安圣人”潘葆芬等飽學之士,據聞,這個村子近年來也是人才輩出。
????一路走走停停,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便將整個古村落大致參觀了一遍。隨后,在當地村干部的帶領下,我們沿著村道一路向前,來到培中村的后山。在后山半山腰的地方,有一處絕佳的所謂觀景臺(其實是村民的屋頂),是攝影愛好者拍照的首選地。站在觀景臺上可以一覽整個古村落的全貌,古老的村落如一艘巨輪,擱淺在如畫的山水之間,青磚黑瓦隱約可見,俯望整個村莊的宏偉建筑,會帶給人一種心靈上的震撼。許多游人選擇在此合影留念,證明自己曾經來過這座古老的村落。
????從后山下來,又回到了古老的村落中,一路從培中特色建筑中走來,如穿行在歷史的間隙。青磚黑瓦,雕梁翹斗,時間好像在這里停頓。若不是到處行走著身背相機、穿著時尚的游人,真的會讓人恍若隔世,不知此生是何生了。
????好吧,不管你來還是不來,古村落就在那里,不管你讀還是不讀,古村落的文明都寫在那些雕梁畫棟中………
????我只是一個匆匆的行者,即便再努力,也不能一下子完全讀懂這200多年的古村落承載的文明。
????培中村,待到我心靜如水,恬淡從容的時候,再來讀懂你厚重的內涵。
??? (鐘斌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