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社区五月天,欧美c二区三区,50岁退休熟女露脸高潮,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首頁  綜合  時事  直播  房產 家裝  汽車  理財  零距離問政  騎樓論壇  周末玩乜嘢  我們相親吧
首頁圖片新聞>> >>  正文
 
新中國成立以來,梧州市的社會福利事業(yè)闊步發(fā)展,讓特殊群體感受到了“家人”的關愛
【梧州城市成長故事】福利事業(yè)有溫度

2019-10-01 10:34   梧州零距離網(wǎng)-西江都市報   記者 陳素雅

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素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梧州市社會福利院,一群彼此間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真諦。新中國成立以來,梧州市福利工作的民生保障大網(wǎng)越織越密,讓孤困兒童、“三無”老人切實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梧州市社會福利院的康復訓練室內配備了不少運動和益智器械,以供不同需求的人使用。 記者 陳凡 攝 

9月29日,梧州市社會福利院的室外場地綠樹成蔭,還配置了座椅、滑梯、健身器材等。 記者 陳凡 攝 

每到深夜,已經退休的市社會福利院原副院長李冰都會打開手機微信,和遠在美國的小振皓聊上幾句。今年16歲的吳振皓,嬰兒時由于有先天性下半身癱瘓,以及下肢軀體嚴重潰爛,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遺棄了。十多年來,陪伴在他身邊,支撐著他與病魔作戰(zhàn)的,是市社會福利院的工作人員。2015年,吳振皓再次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后,得到國外家庭的收養(yǎng),到美國留學治療,并擁有了嶄新的人生。12小時的時差、相隔萬里的距離,未能隔斷吳振皓與市社會福利院叔叔阿姨的“親情聯(lián)系”,他常常向“冰阿姨”講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梧州市社會福利院始建于1946年,時稱蒼梧縣救濟院。新中國成立以后,該院除了收治城區(qū)“三無”老人外,同時收養(yǎng)孤兒、棄嬰、家屬無力照管的殘疾兒童。

1972年到院工作的市社會福利院原副院長歐陽艷回憶,當時福利院的房子全部是泥磚平房,伙食標準僅能滿足院內人員的基本生活所需。為此,職工就與尚有部分勞動能力的“三無”人員一起,利用福利院周邊空地挖魚塘養(yǎng)魚、種菜、養(yǎng)豬。人手不足時,一些殘疾程度較輕的“三無”老人,還要承擔日間照料兒童的任務。大通間里,孩子們也秉持“老帶大,大帶幼”的傳統(tǒng),不管是健康還是殘疾,大家拉扯著一起度過艱難的歲月。

三層青磚房,曾經是上世紀梧州市社會福利院最好的房屋之一。(市社會福利院供圖)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梧州市社會福利院的大門(市社會福利院供圖)

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條件不斷好轉,福利工作也不再是從前那種“吃了睡、 睡了吃”的養(yǎng)育觀念了。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市社會福利院開始承接社會養(yǎng)老服務,老人可安心在此頤養(yǎng)天年。接下來,社會觀念的轉變,更讓市社會福利院可借鑒、接受發(fā)達國家福利事業(yè)的經驗和援助,一方面鼓勵符合收養(yǎng)條件的家庭收養(yǎng)孩子,讓他們能夠回歸家庭;另一方面,在院外努力“搭建”寄養(yǎng)家庭,讓孤棄殘疾兒童能在健全的家庭中得到寄養(yǎng),快樂成長。

2007年,市社會福利院還在院內創(chuàng)新開設了“模擬家庭”養(yǎng)育模式。由家庭“媽媽”和保育員共同組成“模擬家庭”,24小時對這些兒童進行悉心照料,讓他們真切感受到“家”的溫暖。目前,該院已經有39名孤棄兒童進入9戶模擬家庭。

梧州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周進忠介紹,近年來,國家對社會福利事業(yè)越來越重視,平房、青磚房改頭換面,成了帶電梯的大樓。此外,各級政府部門累計投資近5000萬元,先后建成了兒童福利中心、老年養(yǎng)護樓、禮堂、飯?zhí)?,配套完善了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管道燃氣、監(jiān)控系統(tǒng)、消防安全系統(tǒng)、康復教育等設施設備。截至2019年,全院設置老人兒童床位380張,目前共收養(yǎng)孤殘兒童61人,“三無”青壯年人31人,“三無”孤寡老人3人,自費托養(yǎng)老人、殘童205人。

■ 背景資料

梧州市社會福利院是廣西歷史較為悠久,由政府投資興辦的一所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主要承擔梧州市孤寡老人、“三無”對象、孤殘兒童及棄嬰等的收養(yǎng)、治療、康復、教育、娛樂等工作。

梧州市社會福利院創(chuàng)建于1946年12月15日,時稱蒼梧縣救濟院。1947年5月1日,蒼梧縣安老所設立。1950年,梧州市接管蒼梧縣救濟院和安老所,改名為梧州市勞動教養(yǎng)所,1951年3月1日更名為生產教養(yǎng)院。

1956年,生產教養(yǎng)院分為農場和保養(yǎng)院。其中,保養(yǎng)院主要收養(yǎng)無依無靠、無家可歸、無生活來源(簡稱“三無”對象)的孤、老、殘、幼人員和精神病人。1959年,保養(yǎng)院更名為梧州市社會福利院,下設養(yǎng)老部、殘老教養(yǎng)部、壯年殘廢生產部、精神病人收容室。1965年,該院改名為社會救濟院;1980年4月1日,復名為梧州市社會福利院,并沿用至今。

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素雅 整理

編輯:黃東瑩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fā)表
留言內容:
梧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08001990號 梧公網(wǎng)安備:45040000045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許可證號: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離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梧州零距離網(wǎng)”的所有作品,任何媒體轉載須注明出處,違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梧州零距離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