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史秋蘭 通訊員 黎小明 戴建 鄧潔林
????在龍圩區(qū)廣平鎮(zhèn)調村,一棵棵丹竹遍布山野。幾年前,村民們還不知道這些竹子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直到一位退伍軍人在村里開了家丹竹加工廠,源源不斷的丹竹送來這里變成手中一張張百元大鈔,嘗到甜頭的調村人才發(fā)現(xiàn),這些隨處可見的丹竹原來是大家的“搖錢樹”。
????這名退伍軍人是土生土長的調村人,叫樂炳雄,今年34歲。2002年退伍后,很長一段時間在外務工或回家做些農活。直至2012年,一次機緣下,欽州的一位朋友提醒他,調村村山多竹多,為什么不從中想些辦法致富呢?
????樂炳雄恍然大悟,于是整合各方資源,在村里開了家丹竹加工廠。
????日前,記者在加工廠看到,寬闊的場地堆放著收購回來的幾百噸丹竹,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放竹破碎裝車等工序,隨著碎竹機器馬達的轟鳴聲,成捆成堆的丹竹瞬間成為竹制品原材料。
????正在這里等候的貨運商鐘先生告訴記者,他的貨車可以裝25噸竹子,每噸約700元至800元,貨物主要拉往廣東湛江,除去貨運成本,利潤頗為可觀。
????樂炳雄告訴記者,竹廠的加工成本低,依靠山林資源充足,加工后有固定的老板回收,所以創(chuàng)業(yè)之路走得比較順暢,“除了廣東以外,竹子也拉到玉林的紙廠賣,除去成本,一年下來也有十多萬元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好得多?!?/p>
????不僅如此,樂炳雄還帶動了當?shù)夭簧俅迕裨鍪?。調村支書梁興告訴記者,調村村民很早以前就利用自家山地種竹了,但竹子長大后沒人上門收購,村民家用的用量也非常少,這使得漫山遍野的竹資源沒有用武之地,樂炳雄創(chuàng)辦加工廠后,很多村民也得到了實惠。
????據(jù)樂炳雄介紹,他的竹都是向村民收購的,每噸300元,賣得多的村民一天有3000多元的收入。此外,他的加工廠還聘請了7位工人,都是村里四五十歲、家境比較貧寒且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每月給工人發(fā)兩三千元的工資,一年下來他們就有兩三萬了,既可以增加收入又讓他們照顧到家庭?!?/p>
????梁興介紹,調村的經(jīng)濟收入主要以種養(yǎng)和勞務輸出為主,有勞動能力的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大多在家種田。前幾年村里還有砂糖橘這一經(jīng)濟作物支撐,但一場黃龍病下來,砂糖橘遭到“滅頂之災”。村里也在考慮用其他經(jīng)濟作物替代,但還沒有合適的品種。
????在精準識別中,村里脫貧的人口共計794人,基數(shù)比較大,今年要脫貧655人,樂炳雄的加工廠在當?shù)氐慕?jīng)濟拉動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很多村民在其中實現(xiàn)增收,這也減輕了村里脫貧的壓力。
????目前,樂炳雄從事的還是粗加工,在產業(yè)鏈中屬于比較低端的一環(huán)。下一步,他希望把自己的產業(yè)做大做強,一是聯(lián)系其他經(jīng)營者來投資,擴大產業(yè);二是合作加工竹席,提高竹子的產值。同時,也可以帶動更多的村民增收脫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