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梧州日報記者 羅麗思
????攝影:梧州日報記者 麥朝樞????
彭桂榮為新龍舟調試龍骨。
6月1日下午4時許,在四合村附近水域,一場緊張的龍舟熱身賽正在激烈上演。來自長洲區(qū)、泗洲村、四合村以及藤縣塘步的幾艘龍舟劈波斬浪,為即將到來的端午龍舟賽熱身。
?四合村纜埇隊領隊陳德釗指揮隊員訓練。
四合白沙青年聯(lián)隊在訓練中。
訓練后,四合村的龍舟隊員聚在一起吃龍船飯。
????6月初的一天中午時分,火辣的太陽肆意潑灑在潯江梧州段江面上。即將到來的一年一度龍舟賽,猶如一壺剛剛燒開的沸水,激發(fā)著位于潯江南岸的龍圩區(qū)龍圩鎮(zhèn)四合村全村人的熱情。端午賽龍,是四合村一項重要傳統(tǒng)習俗,并一直沿襲至今。這里,依然被濃郁的龍舟文化緊緊包圍,敢闖敢拼,奮勇爭先的龍舟精神激勵著一輩又一輩四合人。每到端午,人們興高采烈分吃龍舟飯,興致高昂地期盼著當村的龍舟好手們傳回捷報。對于四合人而言,龍舟名次關乎全村的聲譽。當斬獲榮譽,龍舟鳴鑼響鼓,游龍溯江而上,享受著沿岸人們的歡呼鼓舞,這是一份莫大的榮耀,無盡的風光,是人們難以割舍的龍舟情結。
????一
????透過枝葉茂密的大樹,陽光在兩艘仍散發(fā)著桐油味的新龍舟上留下斑駁的光點。四合村的造船師傅彭桂榮,沒太在意逐漸升高的氣溫,埋頭仔細地調整著龍骨。經打磨上油拋光,待出船的龍舟被高高架起,正翹首望西江,寄托著村民和族人對用團結競技賽龍舟的方式祈禱風調雨順的期望。
????59歲的彭桂榮是這里遠近馳名的造船師傅。每年端午前夕,是他最忙碌,也最為充實的時候。彭桂榮原是泗洲島人,13歲起就跟著父輩學做木工修船的他,與船打了一輩子交道,世世代代的捕魚造船經驗給予了他一手好手藝,也讓他成為兩岸馳名的造龍舟好手。近到泗洲龍華,遠至人和赤水,說到造龍舟,人們總會第一時間想起他?!八暮系馁慅垈鹘y(tǒng)可以說是由泗洲島帶動起來的?!迸砉鹑A說,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孕育了三洲兩岸人們賽龍傳統(tǒng)的興起,而最早成立于1921年的泗化洲青山廟龍舟隊更是帶動起了周邊鄉(xiāng)村組建龍舟隊的熱潮。“雖說賽龍舟都要爭第一,但在平日,三洲兩岸的人們感情十分熟絡,往來密切,大家并不吝于相互交流造船賽龍的技巧,而這,恰恰也加深了龍舟的群眾基礎,隔江而望的不少村落對賽龍都情有獨鐘?!?/p>
????龍舟要出水競技,少不了輕快而堅實的船身。彭桂榮今年替四合村纜埇隊和白沙隊打造的新龍舟,成為村里熱議的話題。造龍舟要經過選木、造船、打磨、上油等多道工序,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很關鍵,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的多道工序中,滲著彭桂榮對龍舟的縷縷情懷。他說,一般最關鍵的是選好材料,當?shù)囟剂晳T選用杉木做龍舟。因為杉木不但質輕,抗風吹浪打的能力也強。“從木頭一端一眼望過去,木料要筆直的,流線型的船身一氣呵成,木身要又輕又長,不然就會影響到劃龍舟時對方向的控制?!饼堉弁旯げ⒉灰馕吨ぷ鞯慕Y束,龍舟師傅還要負責“跟蹤服務”:“龍舟造好了要經多次試劃,掐著秒表算時間,不斷調整龍骨,找到龍舟的最佳狀態(tài),這都要靠龍舟師傅的功力?!痹齑嗄辏砉饦s心中滿溢著對龍舟的熱愛,也希望能把這手藝傳承下去:“今年我和其他三人一起只用了12天就造好了一條龍舟,村里不少木工師傅只要有空都愿意來幫忙,我也愿意把手藝教給年輕一輩?!?/p>
????二
????在梧州市龍舟賽歷年的龍虎榜上,憑借1991年至1993年三屆15000米龍舟大賽中勇奪三連冠,以“咸菜加白粥”艱苦訓練稱雄梧州龍舟賽的林水鄉(xiāng)龍舟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此后林水鄉(xiāng)與四合村組建林水四合村隊,也曾拿下長、短距離龍舟賽的冠軍。而在梧州市歷年的龍舟參賽名單上,總有四合村的身影,憑著對賽龍的滿腔熱情,這個村落常常一口氣派出4到5支隊伍參賽,今年也不例外,分別組建了四合白沙A隊、四合白沙青年聯(lián)隊、四合村纜埇隊、四合龍舟隊和四合村新安龍舟隊等五支隊伍參賽。熱心村民、企業(yè)出錢出力,以實際行動支持龍舟隊的出賽與訓練。
????6月1日下午4時許,在四合村附近寬闊的江面之上水花四濺,吶喊聲擂鼓聲響作一片,一場緊張的龍舟熱身賽正在激烈上演。來自長洲區(qū)、泗洲村、四合村以及藤縣塘步的幾艘龍舟劈波斬浪,為即將到來的端午節(jié)鉚足干勁。江面上,橈手們根據(jù)鑼點有序地奮力揮動木漿。隨行的供給船上,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目光緊緊追隨著疾馳的龍舟,仔細地觀望著每一個隊員們的動作。一次訓練結束,隊員們上岸休息,男子手腳麻利地給各位隊員分發(fā)茶水白粥,并適時提醒隊員們剛剛訓練中的不足。這位老人叫陳慶華,曾是梧州龍舟賽中開創(chuàng)三連冠的林水龍舟隊的一員,有著頗為豐富的比賽經驗的他,在退下賽事后,仍心心念念想著村里的龍舟隊。于是,他義務擔起龍舟隊的后勤工作。幾支隊伍數(shù)十人的一天三餐以及休息時的伙食供給,陳慶華每天5點就要開始為隊伍的伙食忙碌:“以前我們比賽時條件很艱苦,辛苦訓練完后就著咸菜喝兩碗白粥,又繼續(xù)上。相比舊時,現(xiàn)在條件好些了,村民們也會自發(fā)送來自家的米和菜,我的任務,就是搞好伙食補給,讓大伙準時開飯,有力氣去拼去沖!”
????當年的熱情與拼勁延續(xù)到了如今。在四合村人看來,父輩的榮耀只能代表過去的輝煌,年輕一輩成長起來后,在知難而進的精神下,去開創(chuàng)自己的一片天地。四合村纜埇隊就是一支今年新組建的隊伍,“現(xiàn)在村里的不少年輕人都主動要求參賽,大伙朝著同一個目標奮斗,對他們而言,沖刺、拼勁、大家團結一心的那種氛圍才是最重要的?!弊鳛橐幻?0后隊員,陳俊賢言語間洋溢著對龍舟的熱情與沖勁,四合人在龍舟賽中表現(xiàn)出的不畏困難,敢闖敢拼的精神,始終激勵著他,令他深深著迷,“別看我年輕,這已經是我第四年參加龍舟賽了,今年為了發(fā)揚四合的龍舟精神,我們纜埇組特意新組建一支隊伍。”經營汽車美容生意的他得知村里新組了龍舟隊,二話不說放下生意就報名參加投身訓練,“少做幾天生意不算什么,關鍵是能代表四合去拼一拼!”
????龍舟,對于四合人而言充滿了感情,生于此,長于此,這片水域是四合人最為熟悉的地方,給予他們吃苦拼搏的力量。楊浩天和楊中武是四合龍舟隊中的一對父子兵。劃了近10多年龍舟的楊浩天,盡管由于年紀已大不再參賽,但憑著多年的經驗,每年龍舟開賽前,他總要為村里的幾支隊伍忙前忙后,希望多出一份力。五年前,從小看著父親參賽的楊中武,接過父親的漿,成為一名龍舟橈手:“可以說,是父親對龍舟的堅持影響了我,而在一次次的比賽中,我也明白到,正是有了吃苦敢拼的龍舟精神,才成就了四合傳統(tǒng)強隊的榮耀,我希望能把這份精神延續(xù)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