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舞山獅
????舞山獅(當地俗稱獅貓、大頭狗)是廣寧縣北市鎮(zhèn)的大屋村、永安村江氏客家人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兩村的獅隊分別以大屋的名稱命名為“仁善里”、“永安堂”,每個獅隊20多人。
????這些獅隊用的獅頭稱作獅貓,比南獅的獅頭小一些,大直徑為70厘米,高60厘米,形狀酷似貓頭,張開的大口上唇露兩顆長牙,頗顯貓的威顏,串有獅被(獅身)、獅尾組成,舞姿仿貓走步、貓洗面、貓噬腳等動作,生動靈活。
????一般舞獅的鑼鼓采用大鼓、中鑼、小鈸等,而舞獅貓卻采用中鼓、大鑼、大鈸、運鑼(雙),敲起來疏密有序,高低緊湊,起伏跌宕,聲音渾厚而“多彩”,氣氛熱烈而動聽。鑼鼓的套路分別有行路鑼鼓、入屋拜年鑼鼓、打獅鑼鼓、功夫鑼鼓等。
????這里每年春節(jié)都有舞獅貓的活動。按族家慣例,每年正月初二日族人全體同往祠堂拜祖宗。那時鑼鼓喧天,獅貓起舞,獅隊高鏢、彩旗飄揚,行進在穿紅著綠的男女老少人群之中,加上聲聲炮竹,可謂氣氛熱烈,不亦樂乎。獅隊拜謁祠堂完畢之后再往家家戶戶賀年。其程序是先派一人派賀帖,接著獅隊臨門,入屋對主人拜二下,對神位拜三下,最后拜門謝別。主人則給獅隊回奉利市(封包)。主人或聯戶集體要打獅的,則在門口地堂進行打獅,打獅時有大頭佛、猴子(均戴有關面具)互相嬉戲伴舞。打獅完畢,則表演武術……
????這些獅隊曾經無數次接受當地一些單位或個人新樓落成等喜慶邀請,前往拜賀。還曾經到過鄰近鄉(xiāng)鎮(zhèn)以及四會、清遠等地拜年活動。1999年9月還前往新豐縣板陂慶賀江氏祖祠落成慶典。
????客家人舞獅貓既是一項強身健體的活動,又為當地農村傳統(tǒng)節(jié)日及喜慶日子助興增歡。
????仁善里屋內巷子
????仁善里巷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