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與比爾·蓋茨向全球富豪化緣,用于慈善事業(yè)。巴菲特與比爾·蓋茨夫婦成為慈善的代表,但他們的代表身份遭到挑戰(zhàn)。
????“巴比慈善”的背后支撐力量到底是什么?歐洲的一些企業(yè)家認為,正是美國的投資時代與稅收政策拉大了貧富差距,巴比慈善是美國富裕階層挽回信用的嘗試,將正常的稅收用作慈善,結論是,巴比慈善并不值得夸耀。
????相比而言,一些中國的企業(yè)家更加直接,少數(shù)人拒絕了出席晚宴的邀請,許多受邀者致電詢問是否需要在晚餐上做出捐贈承諾,如果答案為“是的”,拒絕出席的企業(yè)家人數(shù)將上升。
????一些企業(yè)家把巴比晚餐視作鴻門宴,這是一個反諷。中國投資界人士、企業(yè)家愿意支付幾十萬美元甚至上百萬美元參加巴菲特午餐拍賣,卻不愿意參加巴菲特與比爾·蓋茨夫婦的免費晚餐。他們出錢購得巴菲特的午餐權,并不是為了支持巴菲特的慈善事業(yè),而是希望從巴菲特口中套取賺錢秘笈。至于慈善晚餐,實在是太尷尬了,如果大筆捐贈就有顯富、露富嫌疑,如果不捐贈會顏面掃地,找個理由不參加是上上之選。
????許多中國企業(yè)家仍然身處叢林社會,典型的特征是,遭遇的外界環(huán)境并不友好,原罪與仇富讓他們時時處于警惕之中,生怕不小心顯示出富裕本色。叢林社會中的人動物性更強,心懷慈善、悲天憫人的宗教情懷與他們無緣,他們滿足于本人與子女的物質享受,在對資源的浪費中突顯自己的王者尊嚴。我們必須看到中國企業(yè)多數(shù)處于原始積累階段,所有的資金都用于錢生錢,他們心儀的人物是高老頭,而不是巴菲特,或者說是財富積累期的巴菲特與比爾·蓋茨。他們滿足于物欲享受,卻不愿意獲得精神的飛升。
????叢林社會中生存久了,我們會對所有的善意抱懷疑的態(tài)度,釣魚執(zhí)法者的心態(tài)內化到文化深處——對你沒有好處,你為什么這么熱心?這種文化本身有可怕的毒素,更可怕的是,一些指責顯示并非空穴來風,如從紫金礦業(yè)套現(xiàn)的陳發(fā)樹宣布成立慈善基金,媒體挖掘的是他漏稅的可能。而另一些慈善捐款與企業(yè)所需要繳納的稅收數(shù)目剛好相匹配,企業(yè)慈善捐贈享受了稅收優(yōu)惠,不過是做個空頭人情。
????另一重受人詬病的要素是中國慈善體制中的行政色彩,慈善機構如同政府機關,捐款使用不公與效率低下屢受指責。上月月底,中國國務院五部委聯(lián)合下發(fā)《青海玉樹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管理使用實施辦法》,要求慈善組織將募集的善款,統(tǒng)一匯繳撥付到青海省政府、青海省紅十字會、青海省慈善總會的專用賬戶中,連同青海省接收的捐贈資金,統(tǒng)一納入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由青海省統(tǒng)籌安排。早在4月17日,民政部就發(fā)布通知對玉樹地震救災募捐主體做出限定,只能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華慈善總會、中國扶貧基金會等15家“中字頭”慈善機構進行救災募捐,“其他機構不得開展救災募捐,已接收救災捐贈的,要將所募捐款轉交上述機構”。從捐贈者到使用者,充斥了行政色彩,民間機構被排除在外。如果巴比慈善基金在中國,以數(shù)目之龐大,說不定也會被劃歸到中字頭的慈善機構之下。
????9月5日,就蓋茨和巴菲特將來中國勸捐一事,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首善”陳光標致信蓋茨和巴菲特,宣布將響應“裸捐”號召,在離世后捐出個人全部財產,在致巴菲特與比爾·蓋茨的公開信中,他表示,“在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將不是捐出一半財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機構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這也是我給你們兩位先生中國之行的見面禮……每個富人應該意識到:能夠成為富人是幸運的,但你擁有的財富絕不可以僅僅屬于自己個人,你有責任為他人、為社會,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報社會。”
????陳光標曾經被質疑作秀,在企業(yè)家群體中頗為另類,這是中國慈善人物的悲哀。慶幸的是,許多企業(yè)家表示會出席巴比晚餐,這不是鴻門宴而是精神的洗禮。
????巴菲特與比爾·蓋茨宣揚慈善理念,宣傳與原始積累期的企業(yè)家不同的另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離中國社會還比較遙遠,卻是一個正常和諧的社會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社會各界宗教情懷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