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開的信息顯示,近期許多地方在公開選拔科級領導干部。這無疑是新時期任用選拔干部方式的一項重要改革和突破,對實現優(yōu)秀人才的多元開發(fā)起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筆者不直接在組織人事部門工作,但也關注到一些公選的情況,覺得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和完善。其一,面試環(huán)節(jié)慎防“失準”。一般來說,面試考官多是臨時抽調,事先沒有經過嚴格培訓,在一些需要主觀判定的測試中,容易對評分標準的掌握寬嚴不一,影響到考試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其二,考察環(huán)節(jié)慎防“失真”。目前的干部公選操作中,對入圍對象的考察大都使用定性評價,缺乏定量分析和科學測評,而考察內容和標準又過于籠統抽象,容易使被考察對象存在的問題難以發(fā)現。
????要改變這種狀況,在尚未建立統一考試題庫的情況下,面試內容有必要從考知識為主向考素質、考能力轉變。面試方式應采用半結構化,加入述職演講、考官追加提問環(huán)節(jié),多渠道地對應考者各方面能力進行考查甄別,而試題的評分要增加客觀性,盡量減少主觀因素影響。同時,考官隊伍應加快專業(yè)化建設,如實行評委資格制度,盡量做到評判的能力基本一致。另一方面,在考察環(huán)節(jié)上,除嚴格挑選考察人員,嚴格考察程序,建立相應的考察責任制外,考察方法上也應適當改進。譬如擴大談話對象層面,了解考察對象工作、學習、生活全貌;進行述職評議,讓群眾對其綜合表現和述職報告的真實性分別進行評價和鑒定;對每個考察對象擬定一些有針對性的談話題目,帶著問題考察,使考察評價更具體化。
????面試和考察環(huán)節(jié)“失準”、“失真”,直接影響到干部人事制度的公信度,但實際操作中可防可控,關鍵就看是否把其當作問題看待。只要我們引起足夠重視,極端負責,慎細操作,公眾對公選干部的滿意度肯定會進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