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穎 通訊員 韋文舉 任軍)駕校學員獨自駕駛教練車練習,卻把正在休息的另一學員撞死。后駕校對死者家屬支付了一筆一次性賠償款。而保險公司則以學員屬于無證駕駛為由,拒絕向駕校支付教練車交強險的保險金。駕校訴至法院要求判賠,訴訟請求被法院駁回。
駕校:臨考前學員單獨試駕符合要求
事故發(fā)生后,駕校一次性補償給死者家屬各項賠償費用共40多萬元。當該駕校欲向當事教練車所投交強險的保險公司索要保險金的時候,被保險公司以闖禍的學員屬于無證駕駛為由拒賠。于是,該駕校訴至法院要求保險公司支付賠償金。一審法院判決駁回駕校的訴訟請求。
駕校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梧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駕校方面稱,學員梁某到駕校申請的是對增加準駕車型B2的技能學習。在事故發(fā)生前,梁某已先后通過了科目一考試和科目二的考樁。事故發(fā)生時,梁某正在進行臨考前的最后一次試車。由于考試地點是獨立的封閉場所,不具有公共道路性質(zhì)。而在準備進行的場地技能考試中,車輛是由學生獨立駕駛的。于是,駕校教練當日便允許梁某獨自駕駛車輛。
駕校方面認為,梁某獨自駕駛教練車屬于臨考前學員的單獨操作試駕訓練,符合考試和培訓要求。另外,保險公司明知其承保的車輛為教練車,則認可了該車的駕駛員可以無證駕駛。從相關法規(guī)來看,保險公司所承擔賠償是按“無責賠付”原則的,無須考察當事人是否存在過錯。請求中院撤銷一審判決,判令保險公司向駕校支付保險金11.8萬多元。
法院:學員單獨駕駛教練車屬無證駕駛
中院審理認為,按照《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學員學習駕駛技能駕駛教練車時,必須在教練員隨車指導下進行。教練車的用途是供學員學習駕駛技能的,該車的結(jié)構專門設定了教練員為了防止學員經(jīng)驗不足而緊急剎車的裝置。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并不是單獨在駕駛,而是在隨車教練的指導下共同進行的,車輛仍處于教練員的掌握中。所以保險公司接受教練車投保并非就是同意學員單獨駕駛車輛。同理,駕校稱學員在考試前單獨駕駛教練車符合相關要求,不存在過錯的主張,顯然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
另外,按照《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駕駛?cè)宋慈〉民{駛資格”而駕駛車輛引發(fā)事故,屬于交強險的法定除外責任。保監(jiān)會《關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中“未取得駕駛資格”認定問題的復函》中明確為:在實務中,“未取得駕駛資格”包括駕駛?cè)藢嶋H駕駛車輛與準駕車型不符的情形。根據(jù)我國機動車駕駛證申領使用的相關規(guī)定,駕駛?cè)诵枰{駛某種類型的機動車,須經(jīng)考試合格后取得相應的準駕車型資格。因此,學員梁某單獨駕駛教練車顯然屬于“未取得駕駛資格”的情況。最終,中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