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交通的快速發(fā)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自行車為交通工具的群體有所縮小。但近年來,由于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以自行車代步又再次成為人們重視的話題。不過,作為城市交通的弱勢群體,自行車能夠通行的空間卻一再被擠壓。我市的馬路上雖然大都保留有非機動車道,但是,這些通道能夠真正讓自行車通行嗎?
首先,很多非機動車道都被大面積地分劃了停車點,這些所謂的臨時停車點實際上成了機動車的永久停車場,這相當于剝奪了自行車通行的權(quán)利。在較寬闊的道路上設(shè)劃停車點,還可以接受,但在蝶山一、二路這樣一些車流密集的狹窄街道上也大片地劃出停車點,無疑逼迫自行車混駛?cè)霌頂D的機動車流當中,其危險可想而知。
其次,有關(guān)部門雖然為機動車劃出了多處停放點,但仍滿足不了大小車輛的需求,于是一些機動車得寸進尺地將車??吭跊]有停車標界的通道上。這些亂停在非機動車道的車,讓到處受阻的自行車更是雪上加霜。還有,珠山隧道門前馬路上,由那些等客的三輪車組成的“鐵桶陣”,更經(jīng)常將路經(jīng)的自行車擠出馬路中間與汽車搶道。這些嚴重阻礙交通的現(xiàn)象,卻鮮見有人干預(yù)。
另外,通道路口經(jīng)常被機動車擠靠等紅燈,在市內(nèi)一些十字路口,每當紅燈亮起,一些機動車便強行駛?cè)敕菣C動車道等待通行,全然不顧堵在身后的自行車,而那些被堵的騎車者只得眼巴巴看著人行道的綠燈亮了又熄,卻寸步難移。
以上種種的交通亂象,讓自行車的通行四處受阻,險象四伏。這顯然與當前大力推崇的環(huán)保、低碳生活的理念大相徑庭,而對于這些人為造成的交通亂象,建議有關(guān)部門拿出決心,加以整治,還市民一個秩序良好的交通環(huán)境,同時,還自行車一個安全的通行空間。(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