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xiāng)統(tǒng)一戶口遷移
去年7月,廣州宣布將逐步取消“農業(yè)戶口”和“非農業(yè)戶口”的劃分,統(tǒng)一登記為“廣州市居民戶口”。
記者了解到,城鄉(xiāng)一元化戶籍制度實施后,戶口如何遷移?據悉,將實行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戶口遷移制度。對已轉為廣州市居民戶口的人員,符合本市區(qū)(縣級市)市內戶口遷移條件的,可在市區(qū)(縣級市)范圍內辦理市內戶口遷移手續(xù);從市外遷入廣州已實施一元化戶籍管理制度的轄區(qū)入戶人員,統(tǒng)一登記為廣州市居民戶口。
去年7月廣州市也宣布,5個行政區(qū)和兩個縣級市將分3批次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第一批:南沙、蘿崗區(qū),在1年內推行一元化戶籍管理制度;第二批:白云、番禺、花都區(qū),在3年內推行一元化戶籍管理制度;第三批:增城、從化市,在5年內推行一元化戶籍管理制度。
“戶口簿”用處多麻煩也多
什么是“戶口簿”?上網搜一下,其中文解釋是:登記住戶人員姓名、籍貫、出生年月日等內容的簿冊。記者隨機采訪了多名廣州市民,有人說“作用大得很,小孩讀書、辦證得靠它”;有的表示“造成了很多麻煩”。
昨天記者查閱《廣州治安管理史鑒》時獲悉,20世紀90年代中期,廣州市公安局戶政部門對全市進行換發(fā)新的常住人口登記表及居民戶口簿,至1999年初,全市換發(fā)戶口簿1951477人,基本完成此項工作。
不同時代,不同別稱
“活命簿”
在計劃經濟時代,市民稱戶口簿為“生活簿”。如糧票、油票、布票等賴以生存的票證,都得戶口簿出馬。所以老人們在回憶老版戶口簿時,最深刻印象就是戶口簿內頁蓋著的“X票已發(fā)”等字樣。
“政治簿”
也有人稱過去的戶口簿是“政治簿”。過去戶口簿上有“成分”一欄——成分的高低往往決定著辦事順不順。比如是三代貧農,那么遇到征兵、讀書的好機會,就可以拿著戶口簿去順利報名、被錄取。否則就會有很多阻力。“成分”欄在改革開放后,逐步取消。
“身份簿”
1984年6月,廣州市公安局開始頒發(fā)居民身份證,所以戶口簿增加了居民身份證編碼等項目。此外,身份證也更多地承擔起身份的查驗功能。目前廣州市民持有的戶口簿中,欄目除了基本資料外,還有戶別(即“非農業(yè)”或“農業(yè)”)、住址變動登記、宗教信仰、身高血型、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服務處所(即“公司”等)、職業(y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