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奔馳在前往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大水井鄉(xiāng)唐梨凹村的公路上,路兩旁到處是因為干旱而提早凋謝的油菜花,隨手掰開一支,里面要么是小顆粒,要么就是一個空殼。從唐梨凹村村口往山上走,沿著已經(jīng)干涸寬不足30厘米的水渠道前行約300多米,記者見到了七八個正在巖石邊排隊接水的村民,他們無精打采地守候在水渠的盡頭,地上排滿了等待盛水的大水桶。唐梨凹村村長熊云稱,該村共有37戶158名村民。村里的田地都是“雷響田”,靠天吃飯,今年已經(jīng)沒有了收成。
大水井鄉(xiāng)箐口村的生命之泉位于村旁兩塊巨大的巖石的狹縫之內(nèi),狹縫深達七八米,只能容一人側(cè)身而下。狹縫底部有一處泉水,這便是箐口村全村的希望。今年2月,箐口村周圍的山泉開始干涸。村里開始發(fā)動過年回家的60余名年輕人,在亂石林立的山中,到處尋覓。2月底,村民終于發(fā)現(xiàn)了這處藏在巨石間的泉水。由于狹縫較深,每次取水都需兩個村民一起才能完成:村民先將一根十余米長的粗繩甩入洞中,一個村民在洞口拽住繩子,另一個村民沿繩下爬。因為這種特殊的取水方式,當(dāng)?shù)卮迕駥⑦@眼“石中泉”稱為“吊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