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路呈:“T”字狀,該路南北向段位于梧州舊城南門外,原名大南門外直街;民國16年與南面之水街合并,稱南環(huán)路;1953年竹安路并入,統稱大南路。
????宋開寶元年(968年),大南路成為城區(qū)的主要街道。路面為素土路,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改為石塊路。民國13年(1934年)3月,梧州商埠局工務科開辟北山腰兵房,拆大南門直街、九坊街建筑馬路、大渠。民國14年,商埠局建大南門直街等為瀝青路??谷諔?zhàn)爭時期,政府無力顧及道路建設。特別是從民國27年7月23日起,梧州屢遭日機空襲,大批房屋及道路被炸毀,民國33年9月22日,梧州淪陷,原有的道路遭破壞,沆沆洼洼。梧州光復后,梧州工賑委員會用廣西救濟分署撥來的400噸救濟米辦理工賑,一些道路采用受益者集資、店鋪門前包干等辦法修筑馬路。1958年后,市人民政府對大南路進行了翻修和改建。街道兩旁仍保持著民國時期建筑的特色-騎樓式的建筑。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舉人區(qū)家顏倡議,以清進士王滄、王瀚兄弟兩人(均任知縣)產業(yè)的一部分設立滄瀚書屋(大南路北一巷1號)供群眾閱覽。后因抗戰(zhàn)爆發(fā)圖書散失而停辦。此后,從1926年至1956年,大南路轄區(qū)內經營書籍的有8家,是僅次于大中路書市集中地。
????民國19年(1903年),由商界人士仿效興建南強電影院(今新新理發(fā)廳),初期專營電影,后期相繼聘請粵劇班演出,是影劇兩用戲院,有座位1000個,后改為大南戲院。民國38年,政府耗資27.75萬元法幣,在竹安路建一棟5層樓的西式洋房,該樓是建筑師譚天宗設計,采用現代建筑風格,西式樓宇,雄渾美觀,別具風格堪稱梧州近代建筑名作。1938年,交通銀行總處在此成立三等直隸支行,1941年改為交通銀行梧州支行。解放后曾為中國人民銀行梧州支行行址。
????現大南路管轄西一巷、東一巷、北一巷。常住戶470多戶,人口1300多人。正街地下均為商鋪,有銀行、店場,照相館等。 |